缩略图

地震波节点仪器在东北极端气候条件下稳定性研究

作者

刘浏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摘要:石油地震勘探是石油工业中重要的勘探手段之一,而节点仪器的应用在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进行石油地震勘探时,节点仪器面临着低温导致续航短和大雪覆盖遮挡 GPS 信号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开展地震波节点仪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石油地震勘探;节点仪器;东北严寒天气;稳定性研究

1.节点仪器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波的采集与传输是节点仪器的核心功能之一。地震波是由震源激发并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通过在地面布置传感器,节点仪器可以有效地捕捉到这些地震波信号。当地震波传播到传感器时,传感器会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些数字化的信号包含了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如地层结构、岩石性质等。

在采集到地震波信号后,节点仪器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传输。现代的节点仪器通常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这种无线传输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勘探环境。同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节点仪器通常会采用多种纠错和加密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节点仪器具有许多优势与特点。首先,它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便携性。节点仪器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布置,能够大大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其次,节点仪器具有低功耗的特点。在野外勘探中,能源供应往往是一个难题,而节点仪器的低功耗设计可以有效地延长仪器的工作时间,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此外,节点仪器在石油勘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石油勘探是寻找石油储量的关键环节。节点仪器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震勘探设备,能够为石油勘探提供更加准确和详细的地下地质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地层的结构和分布情况,从而提高石油勘探的成功率。节点仪器还可以帮助石油公司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率,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东北严寒天气对节点仪器的影响

低温对节点仪器续航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东北严寒天气下,电池性能会在低温下出现明显下降。电池的化学反应速率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慢,导致电池的输出电压和容量减少。这使得节点仪器的续航时间大幅缩短,影响了其正常工作。为了缓解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保温措施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至关重要。可以采用特殊的保温材料来包裹节点仪器和电池,减少热量的散失。也可以考虑对节点仪器进行预热处理,在使用前将其温度提高到适宜的工作范围,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此外,提高节点仪器在低温环境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优化节点仪器的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降低其功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池的续航时间。例如,采用低功耗的芯片和节能的工作模式,合理调整仪器的工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

大雪覆盖对节点仪器的 GPS 信号会产生干扰,主要是由于雪花的密集堆积,会对 GPS 卫星发射的信号产生阻隔、散射和吸收,从而减弱了到达节点仪器的信号强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号衰减和穿透能力下降:大雪会显著降低GPS信号的强度,尤其是在湿润的雪层中,由于液态水的存在,信号衰减更为严重。

2)反射和折射效应:大雪覆盖的地面和物体表面可能会反射或折射GPS信号,导致多径效应,进而影响定位精度。

3)天线积雪问题:大雪可能导致天线被积雪覆盖,影响信号接收,研究发现,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将导致GPS信号延迟和精度显著下降

4)恶劣天气的整体影响:除了直接的物理遮挡,大雪还可能伴随其他恶劣天气条件(寒潮、强风等),进一步干扰GPS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尽管GPS信号能够穿透空气中的障碍物,但在实际应用中,大雪对GPS信号的影响是显著且不可忽视的

3.提高节点仪器在东北严寒天气下稳定性的措施

改进节点仪器的设计与制造是提高其在东北严寒天气下稳定性的重要措施。采用耐低温材料是关键之一。选择能够在低温下保持良好性能的材料,如特殊的塑料、橡胶和金属合金等,以确保仪器的各个部件在严寒条件下不会出现脆化、断裂等问题。优化仪器结构以适应严寒环境也必不可少。通过合理的设计,减少仪器内部的热量散失,提高仪器的保温性能。例如,采用紧凑的结构设计,减少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发;增加隔热层,阻止外界寒冷空气的侵入。提高仪器的防水、防雪性能同样重要。在严寒天气下,冰雪的侵蚀会对仪器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外壳和接口,防止水分进入仪器内部。

为了解决大雪对 GPS 信号遮挡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及时清理节点仪器周围的积雪,减少积雪对信号的遮挡。制定除雪方案,定期清理仪器表面的积雪和结冰,确保仪器表面清洁、无遮挡。在除雪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对仪器造成损伤。二是设计合理的防冰雪结构。例如,在仪器外壳上设置倾斜角度,设计定时自除雪装置;或在关键部位使用防冰雪涂层,减少冰雪的附着,尽量避免被积雪覆盖。三是采用多卫星系统进行定位,增加信号的来源,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四是增强节点仪器 GPS 信号接收能力,天线技术在不断发展,可以通过改进天线设计,提高天线的增益和接收面积,增强对微弱信号的接收能力。还可以采用信号增强器等设备,对接收的 GPS 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加强节点仪器的现场管理与维护对于提高其在严寒天气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制定严寒天气下的操作规范是首要任务。明确在低温环境下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在低温下过度充电和放电,防止电池损坏;在操作仪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手部寒冷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定期对节点仪器进行检查与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检查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如电池容量、信号强度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对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去除表面的积雪和污垢,防止其对仪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及时处理仪器故障以确保勘探工作的连续性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仪器出现故障,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提高维修效率。还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保证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4.节点仪器技术的未来展望

节点仪器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点仪器将具备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能够自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自动化的操作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高节点仪器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石油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节点仪器需要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因此,研发更加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节点仪器的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性能,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另外,节点仪器与其他勘探技术的融合也是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与地质雷达、电磁法等其他勘探技术的结合,节点仪器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地质信息,提高勘探的精度和效果。这种融合将为地质勘探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在应对东北严寒天气方面,深入研究低温对仪器的影响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了解低温环境下仪器各部件的性能变化规律,以及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改变,有助于开发出更加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改进设计方案。开发更有效的防雪、除雪技术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除了现有的清理积雪的方法外,需要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除雪技术,如利用热能或声波等原理来融化或清除积雪,减少积雪对节点仪器的影响。还可以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提高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是未来的发展需求。地质、气象、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专家需要共同合作,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整合各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提高节点仪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5.结语

东北严寒天气给石油地震勘探中节点仪器的使用带来了诸多挑战。通过对低温导致续航短和大雪覆盖遮挡 GPS 信号等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节点仪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稳定性的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开展,相信节点仪器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可靠,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对节点仪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石油地震勘探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雯,梁瑜.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及发展[J].化工管理,2023,(35):48-50+98.

2.赵邦六,董世泰,刘依谋,等.中国石油陆上高难度探区地震勘探突破与启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4,59(01):169-184.

3.宫文德.石油地震勘探OVT数据处理技术应用[J].石化技术,2024,31(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