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与优化
张丽娜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刘家堡小学 043300
摘要:文章从作业量、难度、类型三方面进行分层设计,如按学生能力和基础控制作业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基础、提升、拓展作业,设置书面、实践、探究性作业类型。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合理的分层作业能提升作业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双减;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其核心目标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小学高段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塑造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优化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合理的分层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作业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作业量分层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合理控制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基础层学生作业量适中,侧重于基础知识巩固;发展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作业量,拓展知识面;拓展层学生作业量精简但难度较高,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古诗词单元学习为例,基础层学生背诵并默写重点诗词,完成简单的诗词理解练习;发展层学生除完成基础作业外,还要收集相关诗词赏析资料并整理;拓展层学生则进行诗词创作或对诗词进行深度研究。
二、作业难度分层
(一)基础层:巩固基础
基础层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往往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设计作业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在学习记叙文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基础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先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理解字词的含义,然后进行抄写练习,加深记忆。同时,要求他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蔺、廉、颇”等,理解其含义并抄写。之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讲述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故事,在概括过程中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帮助学生逐步夯实语文基础。
(二)发展层:提升能力
发展层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应为他们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在记叙文单元学习中,发展层学生除了完成基础层学生的作业任务外,还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运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特点,来比喻那些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同时,让学生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进行片段写作。学生可以借鉴课文中对花生生长过程的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种植物;或者模仿文中对家庭聚会场景的环境描写,创作一个生活场景片段,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对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力。
(三)拓展层:拓展创新
拓展层学生学习能力突出,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作业,拓展其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创新能力。在记叙文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拓展层学生对比不同作家记叙文的写作风格。比如,将老舍的《猫》和周而复的《猫》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在描写猫的外形、性格特点以及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体会不同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创意记叙文写作,如改写故事结局、变换叙事视角等。以《狐假虎威》为例,学生可以尝试从老虎的角度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或者改变故事的结局,让老虎识破狐狸的诡计,通过这样的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作业类型分层
(一)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双减”背景下需要不断优化。除了传统的字词抄写、阅读练习和写作作业外,教师可以增加思维导图绘制、读书笔记撰写等形式。在学习长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结构和内容。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学生可以以“开国大典”为中心主题,将课文按照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的顺序,分别列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典礼前的会场布置、群众入场,典礼中的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典礼后的群众游行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记录阅读感悟和疑问。在阅读《草船借箭》后,学生可以在读书笔记中写下对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文中精彩情节的感受,还可以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如“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此准确地预测天气?”等,培养学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践作业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作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习民俗文化单元时,组织学生开展民俗文化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地民俗文化,并制作手抄报或调查报告,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三)探究性作业
针对拓展层学生和对语文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探究古诗词中的意象内涵,研究不同诗人对同一意象的运用,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研究报告,提升学生语文研究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是适应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作业量、难度和类型的分层,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方案。然而,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完善。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反馈优化分层作业,确保作业既符合“双减”要求,又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颜欣语.“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5(1):085-088
[2]李丽波.“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5(1):04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