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用研究

作者

杨丽娟

深圳市瑞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此背景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优惠措施,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变化趋势出发,简要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影响,并以此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革新,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但高昂的研发费用常常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障碍。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成为焦点。该政策通过减轻企业税负,从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这一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变化趋势

(一)适用范围不断拓展,惠及更多企业

早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主要聚焦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旨在助力这类创新活力强但资源相对有限的企业,减轻其研发成本压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发展,但随着国家对创新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政策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如今,除了规定不适用的特定行业外,几乎所有企业都被纳入政策覆盖范围,众多传统行业企业,如制造业、农业等,虽不属于典型的科技型企业,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研发活动,如工艺改进、产品改良等[1]。政策适用范围的拓宽,以便企业能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有效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释放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二)扣除方法趋于简化,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研发设备折旧年限及计算方法的不同规定,给企业带来了复杂的纳税调整工作,企业需要分别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计算研发设备折旧,对比两者差异后进行纳税调整,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成本,也容易因计算错误导致税务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出调整,统一以税法计提的折旧费作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金额。这一简化举措,大大提高了政策执行效率,企业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复杂的折旧计算与对比,能更便捷地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减少因政策理解和执行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企业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活动本身,同时也降低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影响

(一)显著缓解资金压力,增强企业财务韧性

在制造业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的稳定至关重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且显著的作用。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税收负担减轻,原本需缴纳的大量税款得以减免,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利润增长[2]。这部分额外的利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因纳税而产生的资金占用,让企业在资金分配上拥有更多灵活性;另一方面,大大缓解了企业在研发投入、生产运营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面临的资金压力。例如,一家中型机械制造企业,在研发新型智能机械设备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投入需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后,企业因该政策获得了可观的税额减免,这导致企业能够将原本用于纳税的资金重新投入研发项目中,及时采购先进的研发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有效保障了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增强企业在资金紧张环境下的财务韧性。

(二)强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成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催化剂,随着政策的实施,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激励,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与国际先进制造业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型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巨额的研发成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这一关键节点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该政策通过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激励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例如,在传统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面临着技术研发难题和高昂的研发成本压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使企业积极投入研发资源,攻克电池续航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三、制造业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措施

(一)构建协同机制,明晰职责分工

制造业企业内部常存在人员职责分工不明晰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有效落实,为攻克这一难题,企业需构建一套严谨且高效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首先,要对研发费用相关工作进行细致梳理,明确各部门的核心职责。财务部门作为政策执行的关键枢纽,肩负着多项重任。在会计核算方面,需对具体研发项目进行精准账务处理,确保每一笔研发资金的流向清晰可查,严格监督研发资金的使用,保障资金合规、高效地投入研发活动中。在填报研发费用辅助账时,财务人员要依据准确的财务数据,详细记录各项研发费用的明细,为后续的加计扣除计算提供坚实依据,收集、整理加计扣除费用资料以及完成纳税申报等工作,也都需要财务部门有条不紊地推进[3]。在此过程中,研发部门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作为企业创新的源头,负责科研项目从立项之初的创意构思,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攻关,再到最终项目验收的全流程管理。只有研发部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取得实质性成果,才能为财务部门的费用核算与申报提供真实有效的业务支撑。因此,企业要明确财务部门与研发部门各自的责任,制定详细的业务操作流程,要求二者紧密配合,确保加计扣除政策在企业内部得以无缝衔接,真正落地生根。

(二)统一项目标准,减轻企业税负

当前,“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项目政策标准不统一以及执行不一致的问题,导致许多制造业企业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时面临诸多困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必须积极行动,构建财务部门与研发部门协同工作的有效机制,研发部门凭借其专业技术能力,对科研项目进行严格筛选与评估,确保申报的“三新”项目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与技术创新需求,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研发部门要详细记录项目进展情况、技术创新点等关键信息。一方面,财务部门要依据统一的认定标准,对研发部门提交的项目资料进行财务审核,从费用合理性、支出合规性等角度进行把关,双方密切协作,共同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凭借其对财务数据的掌握与分析能力,为申报提供准确的费用数据支持;研发部门则提供详细的项目技术资料与实施情况说明,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使企业能精准契合政策要求,充分享受到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三)细化会计核算,精准归集分摊费用

为了进一步细化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法,在材料领用环节,企业就应建立严格的材料领用制度,对科研领用材料进行项目细分,生产部门在领用材料用于科研项目时,需详细注明所属项目名称、领用数量、用途等信息,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此准确核算各项目的材料成本,避免材料费用的混淆与错记,合理增加加计扣除金额。在人员费用核算方面,企业应将研发科研人员的工资与不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工资严格分开核算研发人员的人工费用是加计扣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清晰的区分,明确界定研发人工费用的范围,有效扩大可加计扣除的金额,提高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利用效率。对于设备折旧环节,企业应专门增加用于科研仪器、设备的折旧核算,准确记录科研设备的使用情况与折旧金额,将这部分折旧费用合理纳入研发费用范畴,进而增加加计扣除的金额,在材料领用、人员费用核算以及设备折旧等多个环节的细化会计核算与优化费用归集分摊,更准确地计算研发费用,充分享受政策优惠[4]。

(四)契合发展战略,审慎选择抵扣政策

企业的发展战略如同指南针,指引着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与发展路径,比如处于技术创新驱动阶段的企业,可能会将大量资源投入前沿技术的研发中,此时应选择能够支持长期、高强度研发投入的抵扣政策;而处于产品优化升级阶段的企业,则更侧重于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相应地,需选择适合短期、针对性研发项目的抵扣政策。与此同时,由于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政策和发展战略各不相同,所适用的研发费用抵扣政策也会随之动态变化,企业必须深入研究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财务状况、技术实力、市场定位等,结合不同抵扣政策的适用条件与优惠力度,审慎做出决策。例如,在企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加大研发投入以推出新产品时,应选择更有利于鼓励大规模研发投入的抵扣政策;而当企业处于技术升级改造阶段,专注于特定技术研发时,需选择与之对应的针对性政策。同时,企业要持续关注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研发费用抵扣政策进行优化选择,确保所选择的优惠政策始终与企业的转型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但当前制造业企业在政策应用中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研发费用核算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内部管理与外部沟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加强学习培训,借助专业力量,深入理解政策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规范费用归集流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并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交流,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应用水平,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文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10):184-186.

[2]达潭枫,刘德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价值——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财政科学,2023,(01):136-153.

[3]宋美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分析[J].理论观察,2022,(05):76-79.

[4]李宜航,许英杰,郭晓,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J].税务研究,2022,(04):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