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地方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价值彰显与实践路径
龙应花
中共砚山县委党校 663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血脉赓续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砚山县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留存下了许多珍贵红色遗迹、令人感动的红色故事以及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对当地的红色资源开展深度的发掘与运用工作,对于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培养时代发展新人、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备重大且影响深远的价值。
一、砚山县地方红色资源概述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中西部,因“山势颇秀,其形如砚”而得名,素有“滇桂走廊”之称,是清代抗法名将陆春和早期共产主义革命先驱、文山籍第一位共产党员王有德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富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砚山大地上分布着10 个革命遗址、孕育出多位英雄人物及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重要革命遗址
1. 阿猛会议会址
“阿猛会议”会址坐落于砚山县阿猛小学内。为适应全国解放战略部署,1949 年7 月6 日至15 日,阿猛会议召开,宣布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成立。 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深度剖析错综复杂的革命局势,研究和部署反扫荡和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滇桂黔的各项工作。根据会议精神,边区党委带领全边区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解放了60 余座县城,为野战大军从广西进入云南清剿国民党残敌,为解放云南和全边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猛会议会址于1997 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砚山兵营遗址
砚山兵营遗址位于砚山县第二小学内。这座兵营曾经为抗击日本的侵略、为云南全境的解放、为援助越南抗击法国入侵,乃至为解放后砚山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对于探究砚山甚至更为广阔区域的军事历史、社会历史等均具备着重要的价值,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3. 其他遗址
在砚山大地上还零散分布着多个革命遗址,如位于干河乡的二道箐伏击战遗址、六诏小学内中共砚山县特别支部旧址、者腊小学内砚山人民民主县政府旧址、地都医疗站、兔董伏击战遗址等,尽管这些遗址的规模相对有限,不过它们同样是砚山民众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开展英勇抗争的证据,是砚山红色历史里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砚山县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于了解和研究云南省以及整个桂黔滇边区的革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杰出英雄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砚山是一座有着红色革命传统基因的城市,先后孕育出众多英雄人物和革命先驱。
1. 抗法英雄陆春
陆春晚年定居砚山县江那镇郊址村。光绪年间,陆春在中法战争中功劳显著,赐了黄马褂,被封为“绰克绰巴图鲁”满族皇室的最高荣誉称号。陆春在国家危难时刻,欣然领命,英勇抗击侵略者,在抵御外敌侵略中,呈现出坚韧不拔的斗志以及赤诚的爱国情怀,在抗法战斗里他率领当地的军民英勇无畏地进行抵抗,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他的英勇事迹广泛传播。陆春所具备的精神鼓舞着后人,当面临艰难困境与挑战之际,应当笃定信念,毫无畏惧地向前,为国家与民族的福祉奉献出自身的力量。
2. 文山籍第一位共产党员王有德
王有德故居位于砚山县平远镇田心社区红果树村。王有德是早期共产主义革命先驱、文山籍第一位共产党员。五四运动当天,王有德参 革命行动。1921 成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 1923 926 年, 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曾任国民革命军第 11 军和第 19 路军任 率部参加上海淞沪抗战,病殁于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鼓舞着数不胜数的砚山后代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之中,为完成民族脱离奴役 人民摆脱压 标贡献了意义重大的力量。
3.“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军人血性王建川
王建川事迹陈列馆位于砚山县者腊乡布那村黑泥冲 。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深情地回忆起王建川的英雄事迹, 称赞 的军人血性。在 1984 年 4 月收复老山的战斗中王建川不幸牺牲。“ 心为 党、 心为民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充分展现出了毫不动摇的信念以及无比英勇果敢、毫不畏惧的可贵精神,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他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的英勇事迹, 激励着一代代后人不断奋进,成为砚山红色文化精神实质的重要体现。
4. 其他英雄群体
在砚山的革命历程中,依旧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无名英雄以及英雄群体,如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滇军将领刘祖武,抗越英雄沈启后,抗法英雄李应珍等。在他们里边,有不少是于战斗之际勇敢无畏地献出生命的战士,有冒着极大生命风险为革命队伍传送情报的地下交通员,也有积极踊跃地对革命事业予以支持的普通群众,尽管他们并未留下为人熟知的名字,可是他们所做出的奉献以及牺牲的事迹,乃是砚山县革命获取胜利过程中难以磨灭、极为关键的精神财富,亦是砚山红色文化里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红色文化活动
1. 文化活动与文艺创作
砚山民众积极参与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践。借助歌舞、红色微电影、故事党课、诵读、戏剧等形式展现砚山的红色过往以及革命情怀;如根据王建川烈士的事迹创作的舞剧《铜鼓姑娘》2017 年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展演,受到驻京部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引起了强烈反响。2022 年原创作品 MV《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用歌声重温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之情,激励国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中国力量,又如观众参观珍贵历史照片资料、手迹资料与文物材料,能够更为直观地知晓砚山的红色发展过程,唤起对革命先辈的尊崇之意。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充实了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内涵,并且很好地延续了珍贵的红色基因。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革命遗址作为砚山县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党员、学生、民众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教育的基地。结合“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党员干部定期开展红色活动、红色经典诵读、革命精神研讨等,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砚山县二小、阿猛小学、者腊小学、六诏小学、稼依镇中学等成为校园红色育人、国防教育的崭新地标,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每处历史遗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意,以及继承革命精神的坚定决心由然而生。
二、砚山县地方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价值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一)历史见证价值
1. 还原党史细节
在阿猛会议会址中留存的会议文件、会议记录等原始资料给针对滇桂黔边区党史开展的研究工作供给了首批可用的素材,借助对这些资料开展深度探究,可以复原历史事件。如通过剖析会议记录,能够知晓边区党组织在拟定战略方针时经历的艰难选择以及经过的审慎思考,这极大地充实了党史涵盖的内容,使人们能够透彻地认识到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程度。
2. 丰富党史研究
红色遗址是探究还原的原始资料 为探究解 区域的军事对抗情况,二道箐伏击战等多处遗迹是关键的实物凭据, 知悉彼时的战斗规模大小、武器配备情形、战术施展状况等内容,弥 部分缺失 文卫 研究所得有助于人们更为全面地认知中国革命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微观层面体悟革命先辈们的奋勇抗争。
(二)精神传承价值
1. 传承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陆春、王有德、王建川等身上具备的无私奉献与英勇无畏的精神,是新时代极有必要继承与传扬的精神财富。借助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这般难能可贵的精神传承下来,从而激发大批党员干部以及普通群众坚定不移地确立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时刻牢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如在推动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各项工作当中,砚山县的党员干部以革命先辈为楷模、标杆,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基层,长久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间,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拼搏,他们无惧艰难险阻,敢于承担责任,用实际行动阐释了革命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2. 培育时代新人
在红色文化活动里所讲述的充满热 英雄故事,能使青少年极为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辈们那毫不畏惧的英勇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 年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颇有帮助。砚山县红色种子扎根 青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校园的必修课,学校培养了一代又 讲解员 学生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他们把革命先辈们伟大的精神融入学习与日常生 古国子 方面,勤奋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踊跃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思政教育价值
1. 增强党性修养
就党员干部而言,到访红色教育场地,能够促使他们更为深切地知悉党的历史以及肩负的使命,提升自身的党性素养,党员再次诵读入党誓词,回想自己入党时的初心与所许下的承诺,借助此种教育途径唤起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使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带头示范的效应,为党与人民的事业奉献自身的能力。
2. 树立正确价值观
红色遗址是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好教材,学校借助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习英雄人物事迹等活动,使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如学校举办“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学习楷模等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内心当中的英雄故事,并且相互分享各自的感受以及所收获的体会,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英雄人物所具有的令人敬仰的伟大品质,进而树立起恰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砚山县地方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一)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
1. 完善法规政策保障
砚山县政府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拟定适用于本地红色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清晰规定红色资源的保护主体、采用相应保护举措以及针对破坏红色资源行为的处理办法等。充分发挥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应,抓住转移支付政策资金支持机遇对革命遗址树立标识碑(牌)加以保护利用,对革命旧址纪念碑开展定期性的维护工作,保证其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强化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遭到破坏和损坏。
2. 科学规划开发布局
组建具备专业水准的专 入的调查研究以及细致评估工作,依照红色资源的 学性与合理性的规划方案。如以意义重大的阿 的红色文化核心区域,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方面 干净的公卫、改造提升村内道路、污水管网、 展开统筹规划,积极开发将红色旅游元素与乡 与水美乡村石丫口村相融合,使观光游客在沉 的乡村日常生活,用这样的方式来延长观光游客在当地的停 体的 旅游收益效果
3. 加强数字化保护
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砚山县所拥有的红色资源实施数字化的记录操作并进行妥善保存。针对如阿猛会议会址、二道箐伏击战遗址以及砚山兵营遗址这类颇具重要意义的革命遗址开展三维扫描工作,进而进行建模作业,打造出虚拟展示的平台,凭借(VR)以及(AR)这些先进技术,促使游客仿佛真实地处于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中去感受那段历史。针对红色文物与历史资料,开展数字化的拍照行为、录像操作并且进行文字的录入活动构建起数据库,以此让研究人员能够便捷地查询,也为公众方便使用提供便利。
(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
1. 打造沉浸式体验课程
以砚山县发生的特定历史事件以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背景来开展模拟课程。如举办“阿猛会议情景再现”这样的课程,安排党员干部化身成会议代表,模仿会议的整个开展过程,从而深入体会该会议开展的意义。王建川事迹陈列馆,通过听故事党课《鲜血染红的日记》、朗诵《写给妈妈的日记》、唱响红歌等故事化、可视化、情景剧活动,增强感染力,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深刻体会中越战争中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强化体验时的感官感受以及记忆所达到的效果。
2. 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把砚山的红色文化以及党史知识予以宣传。以红色资源为主题以动画、实景拍摄、故事讲述等形式发布相关的视频,吸引广大网民的目光;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时推送富含红色文化元素的文章、图片、视频等;举办线上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打卡活动,促进公众参与的程度和互动的活跃度。
3. 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
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会、座谈会活动。如邀请战斗英雄、专家学者、老党员、革命后代等人物作为嘉宾,围绕砚山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这类话题展开深度讨论,进而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砚山县二小、者腊小学等曾邀请战斗英雄参加红色教育活动,师生近距离接触英雄,聆听英雄故事、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不易,增强了对党史的感性认识。
结论
砚山县当地的红色资源可以称得上是新时代开展党史教育的极为珍贵的财富,具备无法被别的事物替代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思想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借助强化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与开发工作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加强红色文化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红色资源和其余教育资源相互融合等具体的实践途径,能够充分施展砚山县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所起到的功效,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给予强劲的精神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益凡 . 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探究 [J]. 活力 ,2023,41(15):10-12.
[2] 朱彦霖 . 持续深化民族地区高校党史教育路径探析——以广西为例 [J]. 大学 ,2024,(18):160-164.
[3] 苏皖 . 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作用——以长三角区域铁路红色资源为例 [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3,(02):28-30.
[4] 陆怡如 . 新时代广西左右江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D]. 暨南大学 ,2022.DOI:10.27167/.cnki.gjinu.2022.000858.
[5] 张 露 . 地 方 红 色 资 源 融 入 高 校 党 史 教 育 研 究 [D]. 南 昌 大 学 ,2023.DOI:10.27232/d.cnki.gnchu.2023.00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