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作者

徐伟

景德镇陶瓷大学体育与军事教学部 江西省景德镇市 333403

引言:

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依托于一系列先进数字技术而展开,这些信息技术在体育公共服务各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实际上,体育公共服务城乡融合本身强调如何消除城乡之间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阻碍,通过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有效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合理供给,因此需要在理念融合、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各领域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才能保障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就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作用机理展开分析,提出了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一、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机理

(一)数字赋能促进体育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数智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体育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考虑到数字信息技术在资源整合以及资源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在资源整合方面,通过搭建数字平台能够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效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破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和地域限制,从而达到体育资源全面汇聚与整合的效果。比如在体育设施资源整合方面,基于数字信息技术能够建立起城乡各类体育设施资源的信息数据库,明确各类场馆设施的具体位置、开放时间和收费标准等等,并以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借鉴和参考。从全面优化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利用大数据满足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广泛搜集城乡居民的运动偏好和运动频率,将与之对应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调整后续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和供给机制。

(二)数字赋能推动体育服务模式创新

面对当前城乡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优势需要考虑到如何实现体育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化,既要建立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同时也要形成个性化定制服务,尽可能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下,需要考虑到如何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打破体育公共服务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互联网为城乡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体育服务体验。比如在组织体育赛事方面,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赛事服务平台,广大城乡居民可以随时了解体育赛事信息,通过线上转播等多种方式增强城乡居民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为营造全民健身氛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公共服务个性化定制的角度来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共同作用,可以借助手机软件等工具定制符合个人发展规律的相关体育锻炼方案,并根据用户的实际反馈调整方案的强度和频次,更好的打破体育公共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数字赋能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效率

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利用数字信息工具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能,为深化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智能化管理系统正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此过程中基于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整合效率,从而达到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目的。比如在资源管理方面,基于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获取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对各类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及预约情况进行监测,从而实现灵活调整场馆开放的时间和使用方式。比如在人员管理方面,基于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获取各类信息,对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测,并生成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建议。

(四)数字赋能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体育公共服务的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强调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数字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体育公共服务的各类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对降低服务成本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尝试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普及性,为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奠定基础。在现阶段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同时,各类移动智能设备正在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各类体育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加工,并将其发布于网络平台,在此情况下城乡居民均能利用互联网获取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信息。从降低服务成本的角度来看,相较于传统的体育公共服务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项活动中,成本控制要求得到有效满足数字技术的应用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现实问题

(一)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

现阶段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待优化,虽然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整体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乡村地区可能存在网络覆盖不全面的现实问题。从智能设备的普及程度来看,目前城乡居民在智能设备普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城市居民的智能设备使用率较高,运动手表等设备的配置较为广泛,对辅助体育锻炼很有帮助,而农村地区在体育服务方面的数字设备,则配置相对较小,可能影响后续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应用。

(二)数字素养差异

当前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城乡居民在数字素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城市居民接触数字技术的机会较多,接受程度相对较高,面对当前日益变化的数字信息时代背景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利用数字信息设备获取体育公共服务的各项信息和资源。而农村居民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表现则相对薄弱,信息获取渠道相对有限,将电子设备应用于体育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由此导致后续体育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面对当前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也在愈发受到关注,当前数字技术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价值不能忽视,但是仍然面临着体育数据安全风险,可能由于个人隐私泄露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从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共享、传输环节可能遭受恶意攻击,一旦出现信息泄露问题,可能导致用户的隐私受到侵犯。

(四)政策法规不完善

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来看,目前关于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仍然有待完善,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并对体育公共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在具体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阻碍。比如在数字体育平台的监管方面,部分数字体育平台存在虚假宣传以及服务供给不完善的问题,导致用户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服务质量和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需要考虑到如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大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应推进城市体育设施的数字化升级,通过二者协同并进,有效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在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加大各类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网络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对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加强保障,既能满足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需求,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城市体育设施数字化升级方面,则需要对城市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通过增加数字化管理的模块对各类设施进行有效加工和改造,方便实时获取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并提高数据信息获取效率。在充分保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下,数字信息技术才能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应有作用,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提升城乡居民数字素养

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数字素养,有利于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融合深度发展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考虑到如何加强数字素养培训的各项工作,并且利用互联网做好宣传和引导,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数字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实际上,数字素养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管理效能,一方面针对不同年龄学历的城乡居民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城乡发展差异在培训内容和形式选择上作出适当调整,从而保障广大城乡居民能够以较强的数字素养应对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城乡居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并在体育公共服务的活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从而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力。

(三)落实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各项工作需要考虑到如何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并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才能更好地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整体效能。联系现阶段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现实情况和特点,需要考虑到如何对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各环节加强全面协同管理,既要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和范围,同时也应考虑到数据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对数据使用进行严格审批,避免出现未经授权随意使用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还应考虑到如何在技术层面提供支持,将当前数据安全防护的常用技术手段应用于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这样满足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化需求,同时也应考虑到城乡居民信息隐私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力。

(四)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全面完善政策法规知识体系,需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并且对法律法规做好全面完善,真正适应当前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全面实现数字信息技术应有作用奠定基础。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来看,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出台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应政策,以数字化转型为基本导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鼓励企业投身于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领域,为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引领,确保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从完善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必须充分适应当前数字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发展趋势,明确基本的运行管理规范,格外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要求,切实保障体育公共服务推进过程的规范性。

总结:

总而言之,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的关键,同时也对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联系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必须充分关注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切实需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数字素养,更好地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各类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轶龙 , 陈伟浩 , 刘津成 , 等 . 城乡关系视域下我国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进路 [J]. 体育科学 ,2025,45(01):30-37.

[2] 周志超. 体育强国背景下农村青少年体育的机遇、困境和路径[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5,6(01):194-196.

[3] 刘婷 . 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接合部老年体育旅游市场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J]. 旅游纵览 ,2024,(22):193-196.

[4] 韩笑 , 金洁 . 城乡融合视角下济南市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格化治理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4,(22):42-44.

[5] 江双伟, 周龙.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意义、现实审视、路径探索 [J]. 内江科技 ,2024,45(09):134-136.

[6] 崔洪成 , 周结友 , 丘庆达 . 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4,40(05):29-38.

[7] 赵元吉, 左长振, 聂应军, 等. 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体育“治理有效”的价值意蕴、目标维度与实践进路[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4,58(09):18-24.

[8] 刘昭君 , 李政 .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武陵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J]. 武术研究 ,2024,9(08):121-123.

项目:2024 年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SKGH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