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策略分析
张向春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
引言
电力系统不断扩大建设范围,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以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用电安全事故的出现。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积极优化,不断加强改进力度。现阶段通过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能够较大程度上处理人们用电过程中的不安全问题,但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
1 维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应该随着变电站运行需要进行升级与优化,从智能变电站运行需求角度出发,使用双重化配置的手段,为继电保护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智能化操作下,变电站如果出现开关或变电站后备故障,可以借助维电保护系统双重配置保护相邻区域线路,防止内部母线出现故障。开启后备保护系统,不会对电力系统运行形成阻碍,在后备系统启动后,检查后备电路相关设备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电流运转信息,作为判断系统运行情况的依据。在系统运行中,为使电网可靠运行,还需要清楚变电站各设备的电压,通过对电压的了解,判断设各状态,给出集中控制的手段,由此可以发挥维电保护系统的功能。通过合理的运行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变电站各类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变电站运行中,继电保护系统可以监测内部变压器与母线等装置的情况,一旦相关装置出现故障,可能影响电力的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存在,可以快速应对该种状况,例如线路母线或变压器出现问题,可以快速跳闸,不会因相关装置故障破坏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过程层较为关键,过程层出现问题,整个系统的运行均会受到牵连。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输阶段,可以根据系统内部设备的调控,使设备处于稳定的状态。
2 对维电保护的影响
(1)现有保护面临的难题将更加复杂,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导致电气主设备结构更加复杂,内部匝问短路的故障特征将更加不明显,保护的灵敏度进一步降低:特高压输电通道停运引起潮流转移过负荷更严重,更易引起保护误动;新能源的故障弱情特征,在并网线路发生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导致保护反应过渡电阻的能力进一步下降;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引发的系统宽频振荡,导致保护面临的不正常工况更多,保护误动的几率增大。(2)保护的定值整定和配合更加困难定值配合式保护作为继电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被保护设备近后备和相邻元件远后备保护的重任、随着波动性、高比例的新能源接人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更大更快,电网的自愈控制还会直接改变电网的拓扑结构,定值配合式保护仅利用保护安装处信息,某些情况下将无法正确识别区内外故障,保护不误动和不拒动的要求无法同时兼顾,定值难以整定。同时后备保护动作时间长,难以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且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影响,易造成连锁跳闸,甚至造成系统性事故。
3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策略
3.1 继电保护装置中的" 投检修态" 压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维电防护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原有的二次保护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树立起一种创新的观念,增强其使用的效果。因此,二次安全技术的革新,是对二次安全的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常规运行方式下," 投检修态 " 压力盘是整个电网安全的核心部件,它能大量收集故障数据,并将故障数据实时传输给其他供电设备,便于信总分享维护,降低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和品质。因此。" 投检修态" 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通过对" 投检修态" 的分析,发现" 投检修态" 的故障信号处理性能差,使维修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使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增大,无法对 "投检修态 " 压力盘的实际状况进行控制。同时,由于网络信号不稳定,数据不准确,会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应当对 "投检修态"压板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在"投检修态"压盘的研制过程中,应当设置信号提醒,并将其置于便于识别的地方,便于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布置和计划。
3.2 加强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协调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维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自身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源头情况,对其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做出详细和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电网系数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此之外,电网实际运行的时候,运维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隐性故障处理的知识进行学习,丰富在的经验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提高安全运行监督的整体力度,并且通过充分的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保证安全控制系统的协调性得到全面提升。
3.3 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企业维持电力系统的常用手段,必须具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能力。维电保护在应用时必须达到安全要求,可以为电路系统运行提供保障,这也是电力企业采用维电保护装置进行电力系统维稳的关注要素。在继电保护运行中需要基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评估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维持方面的情况,研究维电保护装置各类元件是否按照要求进行、连接各类元件能否处于良好状态。在维电保护装置监管时,进行动态监控,确保维电保护装置连接操作没有出现不规范的问题。在维电保护安全运行环节,需要检查机电控制运行的各项指标,还需要评估电力系统内部设备的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由此可以成为工作人员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稳定、维护的数据,基于分析结果评估维电保护装置功能表现。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根据该装置功能要求,进行参数调整的动作,提高维电保护装置应用的有效性。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工作,分析工作要点,给出较为可靠的方案,对维电保护装置进行有效的调控。
3.4 构建智能化保护信息交互平台
智能电网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应根据实际需要构建完善的智能化保护信息交互平台,基于统计学理论、大数据分析计算技术、数据协调技术等为保障智能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进面指导电网维电保护工作有序稳定开展。
结束语
在我国电力行业朝智能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电力传输要求,结合电力系统高负荷的运行状态,给出有效的保护方式。维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为变电站实现变电设备精准控制提供支持,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下,灵活使用现代技术,实现智能操控、动态收集设备数据。
参考文献:
1. 黄华颖 , 饶苏敏 , 叶锦坤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J]. 电工材料 ,2021,(01):66-67.
2. 董清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分析 [J]. 电子技术 ,2020,49(12):158-159.
3. 朱涛 . 新形势下继电保护研发与检修策略的探讨 [J]. 决策探索( 中 ),2020,(12):66.
4. 沈迪 . 提高电厂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几点思考 [J]. 大众标准化 ,2020,(23):146-147.
5. 施清山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2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