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清廉学校建设研究

作者

宋梦如 任恒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基清廉为要。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 政治立场,是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廉洁教育是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在高校落实落地的基础措施,是从强力治标向治本并举、从外部约束向内部自觉推进的关键手段。更是高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二、清廉学校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认知困境

1. 部分领导干部重视不够

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管理体系中,部分领导干部对清廉学校建设认知不足。存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显性的指标考核中,如: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人才引进等方面,对于清廉学校建设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学校的长远规划上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一些领导干部只是将学科发展、校园建设放在规划中,而并未体现清廉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

此外,在地方性本科院校中重业务轻廉政现象普遍,首先在干部提拔中,主要考核的指标是学历、职称、科研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对于廉洁方面的考核指标不够全面和深入。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年轻的干部更多地注重工作业绩,忽略或者轻视廉洁自律,容易造成一些年轻干部急功近利,走上不归路。其次在职称评定方面,主要考核的指标是课时量、科研业绩、工作年限等情况,一些教师在评定职称方面一味地追求科研业绩,从而出现学术不端等情况。最后,在学校的对外合作、校企合作、基建项目等方面更多地关注项目进展、有效收益等,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防范机制。

2. 教师廉洁教育意识淡薄

在地方性本科院校中,部分教师清廉意识淡漠,对学生示范不足,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在学术研究方面,一些教师出现抄袭、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篡改实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中出现学历造假、材料造假等不端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教师自身的名誉,也给学校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在日常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或老师在招生、就业、考试、转专业等关键环节收受学生或家长赠送礼品礼金,利用职位之便以权谋私,损害了学校及人民教师的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

3. 学生廉洁观念尚未形成

学生缺乏系统、连贯的廉洁教育,从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廉政教育只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提及一些廉洁教育的内容,没有系统连贯地讲解廉洁教育的内容,也没有将廉洁教育纳入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中。从教育方法上来看,目前廉洁教育较为单一,普遍是以讲座或活动的形式来体现廉洁文化教育,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此外,廉洁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关注度较低。学生步入大学后,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学业、社交方面,对廉洁教育缺乏足够的认知,认为这一话题离自己很遥远。

(二)资源制约困境

1. 资金投入相对匮乏

资金是高校清廉建设的重要经济保障,然而地方性高校普遍面临专项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廉学校的建设和推进。从政府财政支持来看,财政预算一般倾向于省重点建设高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政府或者教育部门会优先保证985、211 或双一流高校,以集中精力建设重点高校。

2. 专业人才短缺

专业人才是推动清廉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纪检监察专业人员不足,且并非专业从事纪律检查相关专业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专业训练。在开展监督检查、纪律审查、招投标审计时,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审计知识而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廉政教育是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需要一支专业、高水平、高素质的队伍来担任清廉教育的师资。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廉政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一般是党政干部、思政老师、辅导员老师负责廉政教育,没有专业的老师。地方性本科院校没有开设专业的廉政课程,并且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将廉洁案例和廉洁知识结合起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制度机制困境

近年来,高校对廉政教育建设日益重视,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廉政教育制度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矛盾与不完整之处,且新问题不断出现,凸显出制度建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是理论支撑不力,廉政制度的理论研究虽多,但创新理论少,缺乏对清风校园建设整体的系统性研究。二是物质保障不足,部分院校对廉政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缺乏财政支持。三是组织机制不规范,学校的组织工作机制侧重于教学发展,对廉政建设的组织安排不尽如人意,领导负责不稳定,工作分配具有突击性与临时性。四是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对工作能力的考核侧重政绩,忽视品德行径和师德考量。

(四)文化环境困境

目前校园廉洁文化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廉洁教育形式以做报告、听讲座、树典型为主,流于表面,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没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没有打造系列的品牌活动,没有和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结合。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清廉学校建设的策略构建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清廉根基

清廉学校建设的核心在于教育,地方性本科院校要以教育为媒介渗透廉政文化。同时要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学校办学特色、学生群体等情况,深入挖掘廉洁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红色基因与廉洁因子共促共融,促进红色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此外,高校要通过树立廉政典型、宣传廉政事迹等方式,为师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制定师生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引导师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清正廉洁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以积极向上的热情融入工作学习中。通过长期的廉政教育渗透,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廉洁思想,使其形成自觉的廉政行为。

(二)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建设推进

资金是保障地方性高校清廉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寻找社会资源等多种渠道,为清廉学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专业人才是推动清廉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可引进纪检监察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校党政骨干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加强教师及纪律检查部门人员培训等多种措施。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专家、教授、学者等方式,充实学校廉政教育的师资队伍,邀请当地纪委监委部门工作人员来校指导工作、开设讲座,丰富学校的廉洁教育内容。

(三)完善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高校要建立健全清廉学校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廉政教育制度、监督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加强过程监督,确保制度合理有效地执行。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清廉学校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22-02-25(1).

[2] 唐勤 , 高晓东 . 高校廉洁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研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22):87-89.

[3] 鄯 爱 红 . 加 强 新 时 代 廉 洁 文 化 建 设 [J]. 红 旗 文稿 ,2023,(08):45-48.

[4] 许青云 .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0):3-7.

[5] 于广琮 , 朱林 . 论“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构建 [J]. 江苏高教 ,2016,(01):123-125.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4 年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清廉学校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NCJLZ-20241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