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孟维媛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 110031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通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具体实践。
一、学生档案分层,助力教学实施
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有充足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后才能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为增进数学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数学教师在引入分层教学法时,首要的工作便是完成学生档案分层,先明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而后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中,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学习需求等内容,为后期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提供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层,找准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灯塔,教师只有先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只能顾及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将分层教学法引入数学课堂时,应提升对教学目标分层的重视.先完成教学目标的分层,而后再对教学内容、课后作业、学生评价等进行分层.这样不仅能提升分层教学法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课程内容分层,满足学生需求
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等的综合体现,数学教师对分层教学法的设计,终究要在课程内容中有所体现.为提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效果,数学教师在引入分层教学法时,可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完成数学教学的分层,让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互动形式分层,促进知识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通常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鼓励学生,教师可以在表扬和肯定学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课程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引导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和思考数学知识的方向,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数学课程,逐步提升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深度.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的价值,并非独立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提升互动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水平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层
五、课后作业分层,助力知识巩固
课后作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发展学生学科能力.将分层教学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在保证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后作业中有所收获的基础上,避免数学作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这样数学教师不仅能提升数学作业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价值,也能让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始终抱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针对尚未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的学生,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后作业时,应以课程知识的梳理为主,引导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数学知识.譬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单元目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完成数学课程知识点的梳理.为提升分层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设计的效果,数学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思维导图绘制的要求.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绘制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适当举例.这样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完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扎实学生数学课程知识学习的基础
六、学生评价分层,改善学生体验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对学生具有充足的了解.且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并非一成不变的了解,而是跟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呈现动态化变化的了解.评价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动态化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路径.在分层教学法实施时,强调学生学习评价分层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为了动态化掌握学生“学”的真实情况,为其他教学活动分层设计奠定基础.二是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进行分层,让学生学习评价的标准能够适应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
以“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在该章节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接触“分数单位”“真分数”“假分数”等数学概念,还要让分数从数学课堂融入现实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描述世界.为此,在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评价中,数学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完成学生学习评价分层的设计.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考虑引入希沃信鸽教学评价系统,而后利用希沃信鸽教学评价系统对学生日常学习中产生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并借助希沃信鸽教学评价系统,将学生分为知识迁移能力较强、知识迁移能力一般两个层次.而后在学生评价标准层面,针对知识迁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立足数学实践活动,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作出的尝试和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成效两个角度评价和要求学生.针对知识迁移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立足教材习题,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利用效果层面,评价和要求学生.这样数学教师不仅可以让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适配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借助分层教学法降低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压力,丰富学生课程学习的体验。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结合学情特点,逐步实施学生分层、知识分层、问题分层和实践分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设计梯度教学目标、创造公平的课堂互动机会,设计差异化习题和教学指导方式,从而将分层教学融入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展望未来,教师还需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分层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分层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匹配度,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露.趣味性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华东纸业,2021,51(4):144 - 146
[2]崔红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数据,2023(1):223 -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