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巴洛克时期修辞学在音乐中的运用

作者

姚曳

杭州师范大学 311121

一、修辞学与音乐艺术的关联

(一)修辞学的定义

在理论层面上,修辞是增强言辞表达效果和叙事节奏的基本手段,修辞学是探究如何促使修辞效果最大化、最优化的科学。对修辞学的理论研究,需要追溯到文明发展的早期时代,首先在古希腊时期,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亚里士多德都非常重视修辞学。指出修辞是表达人类观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的基本方式。而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孔子对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文字。因此修辞是情感表达与语言表达的基础条件与关键手段。

(二)修辞学与音乐的关联

因此在此背景下,修辞学与音乐的关联性更加紧密,并逐渐使其成为音乐表达的基本方式。在西方国家,音乐艺术是较为典雅的艺术形式,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接触并掌握,然而在东方国家,音乐艺术虽然没有局限在贵族阶层中,却被划分到“君子六艺”的领域中,成为文人雅客的专属艺术。因此可以说音乐艺术在古代具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并决定了音乐艺术并非单纯的消遣手段,而是更为严肃、庄重的技能与技艺,涵盖了上层人士应具备的审美品味及人文理念。在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修辞学逐渐成为推动音乐艺术的基本要素,由于只有高超、精湛的修辞技艺,才能使音乐的品位得到有效的提升,满足作为高雅艺术的重要条件。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阶级等级逐渐被消除,音乐艺术也从权贵专属,演变为普通百姓能够欣赏、掌握的艺术形式,然而修辞与音乐艺术的内在联系并未因时代的演变而发生断裂,它依旧是人类情感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及途径。

二、情感表达与音乐修辞的结合

音乐创造切实实现了情感表达和音乐修辞的有机铆合。通常,音乐修辞是创作者情感表达的先决条件,通过应用修辞法制,使音乐艺术拥有起承转合的节奏感,使受众充分地感受曲调或旋律内在的思想内涵,即音乐艺术所要传达的机制理念及情感要素。而这种情感表达与音乐修辞的铆合有其独特的发展渊源,在音乐艺术形成早期,先人便通过唱腔与曲调的变化,抒发自身的理念与情感,只不过,有关修辞学的理论研究并未形成,作曲者并不具备较为高深的创作技巧,仅凭“感说”减予音乐艺术超脱中调之外的用相内涵。而在巴洛克时代,修辞技艺得到易著的发展,并使修接学广泛地应里在产乐创作领域中,譬如享德尔、巴赫等艺术大师通过较为高深的音乐修辞技巧,把自身的情感及思想渗透到曲调与旋律中,使音乐作品的实际功能与艺术价值得到不断的提升。现阶段情感表达与音乐修辞的铆合性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已得到了有效的突破,然而在持续的发展中,却并未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诸多先锋类型的音乐虽然能够出神入化地应用修辞技巧,却在情感表达与修辞应用上存在着不融合的问题,使音乐理论陷入故作高深或自说自话的窘境。而这也许是音乐受众或创作者所要思考并分析的现实问题。

三、巴洛克音乐的修辞风格

(一)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伴奏以简洁性见长,典型结构为单一旋律线叠加和声支撑。其织体特点表现为对高、低两端声部的侧重,整体音响效果凝练有力。值得注意的是,主调织体在巴洛克音乐创作中颇为盛行,同时各类器乐演奏形式蓬勃发展,为后世音乐演进奠定了基础。受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巴洛克音乐创作挣脱了传统束缚,着力于个体情感的表达,塑造出柔和、静谧的演唱风格。演唱者并不刻意追求声音的宏大饱满或节奏的复杂多变,整体呈现出抒情内敛的特质。巴洛克音乐,尤其是意大利作品,其旋律以级进音程为主,线条优美流畅且情感丰沛。为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与情感起伏,作曲家会适当运用大跳音程。然而,该时期旋律并不注重力度上的渐强渐弱变化,而是通过大小调体系的运用,依托连贯的旋律线条来传递复杂内心情感,从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巴洛克艺术创作者普遍关注人性的解放与内在情感的表达。例如,斯卡拉蒂创作的《恒河上升起太阳》便是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艺术歌曲。该作品颂扬人性的发展,歌词饱含对自然之美与爱情力量的礼赞。其旋律细腻动人,洋溢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出庄严宏伟、高贵典雅的艺术气质。

(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修辞风格

巴洛克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出复调法多、节奏性强的艺术特征及在音乐修辞上的不断创新,与其形成并发展的历史环境存在着紧密的内部联系。在十七世纪初期,西方启蒙运动正值兴盛,大量学者及思相家不断向大众宣导建构思想,并对封建独裁与传统理念提出批判,因此西方较为传统的思想理念被彻底地打破,意义与价值也得到了重新定义,其音乐艺术的修辞手法与情感表达也自然而然地出现反封建、反传统的发展倾向。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前,中世纪的音乐艺术正陷入发展停滞的因局,即音乐主题必须源于宗教,表达方式必须承袭传统,情感宣泄也必须是守旧的、隐秘的。因而在启蒙运动时期,保守的音乐模式被彻底地打破,进而融入大量的复调手段,使音乐修辞成为音乐艺术呈现思想内涵及情感意蕴的最为重要的手段。而节奏感更强的音乐编排体系也转变了西方传统音乐艺术死气沉沉的格局。以巴赫为例,巴赫有现代音乐先者的美称,并创作出大量划时代的优秀作品,其中宗教音乐是巴赫创作的基本主题,而在巴洛克时,巴赫的宗教音乐却与其他作中家的创作风格及修辞手法迥然不同,其中在修辞手法的应用上,更为显著。西方早期的宗教音乐在修辞应用的层面上,比较循规蹈矩、空洞乏味,并根居固定的创作模式进行创作。虽然这种音乐模式看似壮阔宏达,但其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却并不显著,而在巴赫的宗教音乐创作中,对修辞手法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将旋律与抒情、写景进行了紧密的联系,以复调的应用,提升了音乐情感的表达力度。

四、巴洛克音乐情感表达与修辞的历史价值

巴洛克音乐在音乐发展中具有着难以替代的历史价值,拥有着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与修辞法则体系,从而创新出不断完善、探索的音乐发展“生态”。在音乐演变及修辞发展形成期间,巴洛克音乐对宗教音乐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使宗教音乐更具多样性、多元性与多变性,推动了中世纪音乐艺术的快速发展,并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现代音乐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理性要素的应用,更加关注修辞技巧的延伸,从而实现革新并发展现代音乐艺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引自《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钱仁康校订,1988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