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刘璐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鲍官屯镇孙清屯小学 061500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必须把握同时小学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初步培养小学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儿的美情趣,扩展其知识以及感受美、表现美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时端式方法,能充分发掘小学的情趣和潜能,从而培养小学感受美、表现知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学;策略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必须把握同时小学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初步培养小学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儿的美情趣,扩展其知识以及感受美、表现美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小学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对小学来说,主动音乐活动是其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时端式方法,能充分发掘小学的情趣和潜能,从而培养小学感受美、表现知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1精心选材,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得更好。因此,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阻碍了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兴趣是尝试的先导,但是这种兴趣是不持久的,只有采用多种使方式激发小学兴趣,才能使小学敢于尝试、乐于尝试,使音乐活动的促进小学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激发兴趣,首先必须精心选择一些比较接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节奏较缓慢、抒情的、有歌词的音乐让小学生欣赏,如《摇篮曲》曲《小白船》等,这些乐曲易被接受,歌词能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形曲象,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当然还可以在不同的环节选择一些不同的音乐,如在早上喝完牛奶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学生随之做简单的律动。明快的节奏促使学生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
其次,教师的情感投入、语言感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学生沉醉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自始至终很轻松。因而在让学生第二遍欣赏该曲子时,根据情节发展,学生脸上的表情时而悲伤,时而深沉。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开始仔细听并且思考了,听完之后,有的说:“王二小很勇敢,死的很惨。”有的说:“王二小是为了大家才死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2适时点拨,感受音乐乐趣
学生是音乐尝试活动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活动,整个活动便失去意义。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适当的引导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学生学习歌曲韵律动作,尽管有些很简单,但在句式安排上容易混淆,不易掌握。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听、多看、多想上下功夫,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尝试唱唱、跳跳,自编、自创,而我们教师则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点拨,是非常有益的。如在韵律活动“挤奶”中,学生非常感兴趣,自己做自己的动作,挤来挤去,好像滑稽的游戏。这时,教师马上间接指导:“这头奶牛产的奶真多呀!小牧民们看了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很开心应该怎么表示出来?”“这么满的一桶牛奶该怎么搬?”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小学做“挤奶”的动作姿态更逼真了,更准确地表现了音乐的意境,心情更偷快了。
当然,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作品,让音乐这门艺术更好地发挥传情达意的功能,学生还必须掌握扎实的音乐基本知识,如歌唱、表演等技能技巧,这样有利于小学生由浅入深地获得知识,从而大胆地想象、创造,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能。
3引导歌唱,品味音乐的妙趣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歌唱可以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赖于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学生小学情绪,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之中。如当听到欢快跳跃乐曲《粉刷匠》《大鞋与小鞋》时,学生情绪热烈,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听到安详、缓慢的轻音乐后,便安静下来。学生有了初步感受时,便可让小学生学唱歌。
3.2形象语言的引导。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趣,才能吸引学生。教歌时,针对学生身体随便乱动、摇头说话等,就可以通过语言来引导。例如:“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得好的小朋友,它们就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听了老师的话,大家个个挺直了腰。
3.3自然声音的引导。学生的嗓音处于发育期,声带娇嫩,因而让学生不要大声喊叫,用轻声唱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每节音乐课的第一次范唱时我不弹琴,这样有利于学生听清歌词;然后请学生跟着琴声唱,还要求他们不要大声唱,边听他们的声音是否跟自己样,边自然地歌唱。这样学生的歌声会清晰、自然,如歌曲《蝴蝶找花》,学生学唱时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自然流露出对蝴蝶的喜爱歌时,针对学生身体随便乱动、摇头说话等,就可以通过语言来引导。例如:“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得好的小朋友,它们就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听了老师的话,大家个个挺直了腰。
4指导表演体验音乐的情趣
表演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之一,学生的表演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还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宽松的、自由的环境,是学生能否顺利进行表演活动的先决条件。因而,我们可以在日常活动中或设置区角活动时进行。简单的布置能为学生的表演活动烘托一定的气氛,增添些服饰道具会更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愿望。如我班学生在区角大舞台内进行时装表演时,纷纷穿上了自己剪粘制成的各式各样的服装。为了让学生表演得更有特色,教师为他们特别制作了几个漂亮的头饰,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们时而做个亮相动作,时而转个圈,用动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又能发展学生表演能力的活动,我们应积极开展,大胆培养。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小学在小小的世界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开放的时代就需要开放式的教育,我将在今后的努力中,使音乐活动开展得更好、更完善,让小学天天生活在愉快的环境中,天天充满智慧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祁敏;;浅谈小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2]范亦飞;;论审美教育与小学音乐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0年11期
[3]倪宏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课堂音乐教学思考[J];音乐天地;2011年01期
[4]胡帮荣.新课程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09(14)
[5]蒋敬.浅谈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模式[J].艺术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