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研究

作者

李林松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地铁建设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地铁施工过程中伴随着多种风险因素的存在,这些风险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还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做好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地铁施工中常见的风险类型,探讨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旨在为地铁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地铁施工,风险管理,应对措施,施工安全,项目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其建设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地铁施工作为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多个环节与部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众多。施工中不仅需要考虑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基本问题,还必须有效应对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影响显著、施工设备高技术要求等一系列风险因素。风险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保障施工安全。本文旨在通过对地铁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深入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控制风险,保障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地铁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施工管理风险和安全风险等。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上,特别是在城市地下建设中,土壤的种类、地下水的流动、周围建筑的稳定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人员在不稳定的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开挖时,容易遇到突发的地质灾害,如涌水、涌砂、坍塌等,这些都可能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环境风险则涉及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振动、噪音、粉尘污染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公众的不满与反对情绪。施工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协调不力、施工计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工程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此外,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特殊性,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风险,地铁施工中的风险管理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首先,项目启动阶段应进行详细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预测。项目管理团队应根据不同风险的性质与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地质勘查数据、气候条件、施工设备的状况等因素,对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其次,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是有效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并设置合理的阈值,当发现风险指标达到警戒线时,可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除了上述措施外,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能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风险。质量管理体系应涵盖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也是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三、地铁施工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面对施工中的各类风险,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对于技术风险的应对,应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深入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分布等情况,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在遇到复杂地质条件时,可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盾构机掘进技术、水压平衡盾构法等,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对于环境风险,可以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与设备进行控制,如使用低噪音、高效率的施工设备,控制施工时的振动范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空气质量和水质的监测,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在施工管理方面,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施工计划安排能有效应对施工管理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应加强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项施工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通过科学的进度控制和成本管控,能够防止因管理失误导致的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问题。同时,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也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预设应急响应方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

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则应当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监控,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同时,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落实到每一个岗位,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控制都不被忽视。

四、地铁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铁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技术也得到了显著发展。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与安全性。例如,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在项目初期进行详细的虚拟建模,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进行优化设计。BIM技术能够将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提前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通过BIM的应用,施工方可以在建设之前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如地质变化、结构变动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和运输等问题,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利用BIM技术,项目团队还可以通过对虚拟模型进行反复测试和优化,找到最合适的施工方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BIM的协同工作功能也能够减少沟通不畅和信息滞后的问题,进一步降低施工风险。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监控和分析已成为可能。通过物联网设备,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如温湿度、地下水位、施工进度等信息可以实时传输到项目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判断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物联网技术通过布设各种传感器,将实时监控数据汇集到云平台,为施工团队提供多维度的信息支持。这种系统化的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施工方在复杂环境下及时做出决策,避免出现危险或延误。例如,当地下水位异常升高时,施工团队可以即时获得警报,并采取措施防止隧道涌水等事故的发生。

五、结论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地铁建设项目通常涉及庞大的投资,长时间的工期以及复杂的施工环境,因此,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尤为重要。通过对风险的全面识别与评估,施工单位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源,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结合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地铁建设项目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提升施工效率。例如,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精准地预判施工中可能的风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得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成为可能,从而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春青.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5,(01):194-196.

[2]王辉林.土建施工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3):87-89.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03028.

[3]刘柏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5,(01):46-48.DOI:10.16457/j.cnki.hbhjjlw.2025.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