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研究

作者

范云红 Otgontenger University Odkhuu Sanduijaw Ulziikhishig Tsedendamba

奥特根腾格尔大学(蒙古国)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县域级地区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教育适老化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聚焦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深入剖析其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内容与老年人需求脱节等,并从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提出促进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推动县域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键词: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现状分析;发展路径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县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基层行政区域,老年人口基数庞大。教育适老化发展不仅关乎老年人的个人成长和生活质量提升,也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教育适老化工作,能够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因此,对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的现状

(一)政策支持情况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县域政府也积极响应,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部分地区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和课程开发。然而,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政策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偏远县域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力度不足,导致老年教育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

(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建立了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教育场所,配备了一定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但在大多数县域,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缺乏专门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陈旧落后,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专业的老年教育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流动性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育内容与形式

目前,县域级地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传统文体类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受到部分老年人的喜爱,但对于一些新兴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智能手机应用、网络安全、健康养生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涉及较少。在教育形式上,以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且线上教学平台的操作界面不够简洁易懂,不便于老年人使用。这种单一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三、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之间、不同县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较大。城市地区的老年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经济发达的县域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发展老年教育,而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则因财力有限,无法为老年教育提供足够的支持,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制约了县域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内容与老年人需求脱节

现有的老年教育内容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如何使用智能设备与子女沟通、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等,但这些方面的教育内容在县域老年教育中较为缺乏。同时,教育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老年人的新需求。

(三)教育模式单一

目前县域级地区老年教育主要依赖线下课堂教学,这种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无法满足老年人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线上教育虽然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的优势,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线上教育平台和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以及老年人对线上学习的接受程度较低等原因,线上教育在县域老年教育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单一的教育模式限制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在老年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设立老年教育专项经费,并建立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老年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加大对县域老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教育场所,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提高老年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建立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城市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与县域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为县域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三)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

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创新老年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文体类课程外,增加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课程,如智能手机应用、网络购物、健康养生、法律知识等。同时,注重教育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及时将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在教育形式上,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线上教育平台建设,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线上课程,优化平台操作界面,提高老年人对线上学习的接受度。开展线下社区教育、送教下乡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服务。

(四)提高老年人参与度

加强对老年教育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向老年人宣传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信息,转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老年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建立老年教育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年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

五、结论

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提高老年人参与度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县域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适老化的目标,让老年人在新时代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县域级地区教育适老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明利,许淑雅.县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联体教研机制探索[J].领导科学论坛,2024,(12):82-86.DOI:10.19299/j.cnki.42-1837/C.2024.12.019.

[2]廖德斌,邢秀芳.民族地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意蕴与表征形态[J].教育科学论坛,2024,(28):30-33.

[3]李钰燕,莫东晓.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变化及差异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4,35(01):141-148.DOI:10.15946/j.cnki.1001-7178.20240227.001.

[4]王媛.西安市居住区公共环境适老化评价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DOI:10.27409/d.cnki.gxbnu.2024.002106.

[5]万勇,李静,任典寰.科普场馆适老化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地区科普教育基地为例[J].科技传播,2024,16(10):34-37.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4.10.032.

[6]陈明建,屠明将.职业教育适老化的缘起、样态与路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05):114-119.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3.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