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
常彩虹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实验幼儿园
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更是在传统美术教育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它摒弃了刻板的模仿与机械的训练,注重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大胆创作,让美术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探索之旅。
一、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标准答案,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与思考,运用各种材料与技法进行创作。这种自由创作的过程,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感知力
创意美术活动往往需要幼儿对周围世界进行细致观察,从而获取创作的灵感与素材。在“四季的树”主题创作中,幼儿需要观察不同季节树木的变化,如春天树枝上冒出的新芽嫩绿稚嫩,夏天树叶茂密葱郁,秋天树叶变色飘落,冬天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通过观察,幼儿不仅能更准确地描绘出树木的形态,还能深刻感受四季交替的自然之美,提升对环境的感知力。
(三)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与自信心
美术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当幼儿沉浸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时,他们可以将快乐、悲伤、好奇等情绪融入作品之中。比如,在“我的心情小画”活动中,幼儿用色彩来传达自己的情绪,红色代表愤怒、黑色代表难过、彩色斑斓则表示开心。通过这样的创作,幼儿学会了识别与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当他们的作品得到老师与同伴的认可时,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也能在美术创作中找到展示自我的平台,逐渐克服胆怯心理,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创意美术教学中,幼儿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材料与表现手法,如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感受色彩与笔触的强烈冲击,尝试用废旧物品制作装置艺术体会变废为宝的创意之美。在不断的欣赏与创作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学会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使幼儿从小就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
二、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特点
(一)开放性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首先,创作主题是开放的,它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既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场景,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情感,如“未来的交通工具”“快乐的节日”等,给予幼儿广阔的思考与创作空间。其次,材料与技法的选择也是开放的,除了传统的画笔、颜料、彩纸外,还鼓励幼儿运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等进行创作,如用树叶拼贴、用易拉罐制作雕塑,同时允许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如水彩晕染、油画棒刮画、手指画等,打破常规束缚,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新材料、新技法带来的创作乐趣。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创意美术活动的关键因素。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游戏环节,让美术创作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小动物的家”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先将教室布置成森林的场景,播放轻柔的鸟鸣声背景音乐,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然后以“帮助小动物建造家园”的游戏任务引入,幼儿们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动手用树枝、树叶、黏土等材料为小动物们搭建房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完成了美术创作,还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沉浸在充满趣味的美术世界中。
(三)个性化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创意美术教学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现至关重要。幼儿由于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创作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现形式。在“我的自画像”活动中,有的幼儿把自己画成超级英雄,身着酷炫的装备,有的幼儿则把自己描绘成小公主,穿着华丽的裙子,让每一幅作品都能彰显幼儿的个性风采,满足幼儿自我表达的需求。
三、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材料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与关注点,从中挖掘创意美术教学的素材。例如,幼儿对动画片《小猪佩奇》喜爱有加,教师可以开展“佩奇的一家人”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熟悉的形象基础上进行创意发挥。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图片或实物等方式,启发幼儿的思考与想象,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创作思路。例如,在“神秘的海底世界”创意绘画活动中,教师先播放一段海底的视频,然后提问幼儿:“海底都有哪些生物呢?”“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让你设计一种新的海底生物,你会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幼儿对海底世界的好奇与想象,为后续的创作做好准备。
2. 示范法
教师的示范可以为幼儿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与技法指导。但在创意美术教学中,示范应适度,避免过度示范限制幼儿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幼儿用纸条编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示范基本的编织方法,如平编、斜编等,然后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创新编织花样,如加入彩色纸条、改变编织形状等,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 游戏法
将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如“颜色大冒险”游戏,教师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和画布,让幼儿扮演颜料宝宝,在画布上进行跳跃、奔跑,通过身体接触颜料留下痕迹,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又如“猜猜是什么”游戏,教师用布遮住正在创作中的物体一部分,让其他幼儿猜测是什么,增加了创作的趣味性与神秘感。
四、结论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片自由创造的天地,让幼儿在充满乐趣与挑战的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观察力、感知力、情感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审美素养的新一代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孔起英 . 学前教育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
[2] 尹合栋, 于文江, 康晓梅.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课题《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DX[2024]JkS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