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冯巧

长沙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湖南长沙 410000

作者简介:冯巧(1993.7)女,汉族,湖南湘潭,本科,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现代档案管理中,做好基础性管理工作,通过收集、储存和查询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发挥档案的作用。文章以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基于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内容,分析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作用,针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问题,对如何提高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基层工作;作用;管理制度

引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认真遵守管理制度,主动收集、储存和利用档案信息,以此提高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目前档案基础性工作中存在较多不足,需要根据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增强管理效果,推动我国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1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1.1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内容

现代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档案收集。信息收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步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要求,收集各部门产生的资料,通过整理信息资料,确保档案资料准确无误。第二,存储。基于《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条例》要求,将收集的档案资料合理分类,通过对档案资料的编号,将档案保存在指定位置。这一工作十分重要,是方便档案管理人员获取信息,了解档案资料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档案管理中需要做好储存工作,以此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第三,信息查询。现代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日常的检索和使用工作,通过对档案编码、组成等方面分析,明确档案位置,以便档案人员快速获取信息。

1.2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促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发展。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比较繁琐,需要我国档案管理要求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对基础性工作的规范,以达到标准化的作用。现代档案管理中,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按照流程、规则操作,通过规范化操作促使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发展。

第二,提高档案信息收集和检索的准确性。现代档案管理中,若基础性工作出现问题,会影响档案资料的完整及后续的检索,无法体现出档案管理的潜在价值[1]。基础性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实现对档案信息收集、储存和检索的规范化管理,能减少管理不及时产生档案资料不完整、检索困难的问题,对提高档案信息收集和检索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在档案管理中,成为现代档案管理的重点。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档案收集、储存和检索需求,借助信息系统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以此保证现代化管理工作有效性。通过基础性工作,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可以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2现代化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存在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档案采集质量不高,存在重复采集的情况。由于缺少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使档案管理出现采集流程复杂、存档不规范、信息使用不合理的情况[2]。以档案信息的采集为例,由于未明确档案信息采集范围和责任,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出现重复作业的情况,不仅降低档案信息采集效率,而且影响相关工作质量。第二,档案管理流程不明确,缺少对相关工作的约束。未确定档案信息采集、分类储存和检索工作的具体程序,不能指导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工作。

2.2工作手段单一

部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以人工为主,缺少信息技术的支撑,造成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基础性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的目标。由于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限制档案管理创新,影响档案管理有效性。

3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基础工作实施对策

3.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以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为入手点,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确定各环节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规范档案管理行为。第一,明确档案信息采集范围、要求及标准。为防止出现档案信息不完整或者重复工作的情况,以具体情况为入手点,确定档案信息采集范围,信息收集流程及收集要求,避免重要数据丢失或者泄露。同时,要求档案信息采集人员熟悉信息采集工作流程,明确此项工作实施标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第二,做好档案储存工作。档案储存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整理档案内容,做好档案编号,按照要求归档。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接下来信息检索。因此,制定档案储存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编号的制定原则、档案整理规则,引导工作人员将相同类型档案储存在同一空间或者平台。第三,优化档案检索过程。受档案类型和数量的影响,检索档案信息过程中会因为操作不当找不到对应的资料。为避免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定档案检索要求,利用关键词或者特定属性(负责人、储存时间、存放地点)获取相应的档案资料。第四,针对各环节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督促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岗位责任制度的建设,能避免发生追责困难的问题。同时,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考核评价,围绕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工作能力,全面评价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情况,为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档案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3.2创新档案管理手段

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能解决档案信息收集、储存和检索问题,对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为创新档案管理手段,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硬件设备建设。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硬件设备的帮助,如打字机、扫描仪、云端、数据库等等,如果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硬件设备不足或者功能单一的情况,将会影响基础工作效果。因此,根据信息化建设需求,做好基础设施的采购工作,确保现有硬件设备能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需求[3]。第二,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含有信息采集、储存和检索功能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对各部门档案数据的综合管理。具体操作中,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根据档案管理需求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线上操作完成档案管理任务。第三,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化工作方法。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为入手点,借助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方式,使档案管理人员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完成培训后,利用书面考核和实操的方式,了解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系统掌握情况,判断其是否能参与现代化档案管理中,确保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基层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促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发展,而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推动档案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立足档案基础工作,结合档案管理问题,以实际情况为导向,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同时,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引进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档案管理程序,促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艳.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研究[J].国际公关,2024,(13):65-67.

[2]储慧.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4,(12):9-11+162.

[3]郑向荣.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公路工程科技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兰台内外,2024,(1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