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作者

冯爱民

涿州市第二中学 072761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还需应对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节情绪、应对压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深入探索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学内容方面

缺乏针对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未能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存在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例如,一些教材中的案例和理论对于高中生而言过于抽象,难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知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

更新不及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在不断变化。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更新速度缓慢,无法及时反映新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使得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为学生解决当下的心理困惑提供帮助。

(二)教学方法方面

单一化: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缺乏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机会,无法将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难以真正提升自身的心理素养。

(三)师资队伍方面

专业素养不足: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增强针对性:依据高中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与实际需求,选编适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需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针对学业压力问题设专门章节,详解应对方法与技巧。

及时更新内容:关注社会热点与学生心理动态,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将网络成瘾、社交恐惧等新兴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纳入教学,确保学生接触前沿心理健康知识。

融入生涯规划教育:结合高中阶段生涯规划关键期,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课程。助力学生认知自身兴趣、能力与价值观,树立合理职业理想,提升生涯决策与适应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解人际交往技巧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播放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开展在线心理辅导,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率与便利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素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构建 " 理论研修 + 技能实训 + 学术研讨" 的立体化培训体系。每学期组织不少于 4 次心理学专题培训,涵盖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核心课程,邀请高校专家与一线心理咨询师开展案例教学。建立 " 教师成长工作坊",每月开展团体督导,通过模拟咨询、个案研讨等形式提升实操能力。设立培训激励机制,对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给予专项奖励,推动教师系统掌握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等专业技能,同步更新教育理念,增强课程设计与心理辅导的专业性。

增加教师数量:学校需按师生比 1:1000 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通过公开招聘、校园直招等渠道引进心理学专业毕业生,重点吸纳具备临床咨询经验的人才。推行 "1+N" 师资模式,即 1 名专职教师带领 ΔN 名兼任教师,从语文、政治等学科选拔具备沟通优势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为期 3 个月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承担基础课程教学,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确保每个班级每两周至少开设 1 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结语​

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课程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才能切实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心育 新育——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苏云杰 . 大众心理学 ,2024(08)

[2]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突破 [J]. 杨宝山 . 中学教学参考 ,2024(09)

[3]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探析 [J]. 时婧 . 教育界 ,2024(03)

[4] 核心素养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 [J]. 康娟 . 试题与研究 ,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