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影音乐美学赏析

作者

朱曦蕊

华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电影音乐是随着电影发展而诞生的新兴艺术门类,但由于电影音乐与电影本身的从属关系,电影音乐很少作为音乐理论家或美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从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发,目前的研究多针对于二者的融合美学,即电影音乐运用于电影中,其对电影叙事推动、氛围烘托、移情链接等方面产生的效果及美学作用。本文将以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为例,围绕该部电影的音乐应用产生的画面审美、深化主题、刻画形象、渲染气氛四大功能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影艺术;音乐表达;视听语言

引言

音乐中所蕴含的表现艺术对于电影剧情演进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正向推动作用,音乐融合于电影剧情、画面时,对于观众可以产生移情效果,使观众随着情节变化将自身感官与电影融为一体,更深入地体会导演试图表达的思想理念。[陈婷婷,2023]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导演中岛哲也于2006年创作的剧情片,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策略,蒙太奇的创作技巧更是打破了时空概念,将不同时间维度的主人公命运往事串联起来,电影画面与音乐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片中不同风格的音乐选用贯穿主人公川尻松子跌宕起伏的一生,使得整部影片营造出一个天真浪漫、满是纯粹的梦幻氛围,童话般的美好与松子较为悲惨的人生形成强烈对比,超越现实的色彩画面与富有喜剧感的音乐剧表演形式是当代电影对于未来形式的开拓创新,赏析该部电影蕴含的音乐美学对于未来该方面的发展创新有一定启发作用。

1音乐与画面的融合效果

音乐与电影画面的融合是新主流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手段,审美体验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满足程度,在电影音乐的影响下,电影画面的审美功能更加突出。[李姣,2022]二者的有机结合通常以统一或着对立的形式出现,音画统一时以画面作为主基调,以背景音乐作为顺应而生的陪衬,可以对画面起到进一步增强的效果。音画对立时则偏向于复调音乐,二者往两个背道而驰的路线延续,且各自单独存在,可以表现出矛盾与分裂感作为反转或提示隐藏意蕴的线索。两种形式不分主次、产生效果无高低之分,既可在一部电影中只使用其一的单独效果,也可二者同时出现,在不同的画面阶段,产生截然不同的融合效果。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导演中岛哲也以倒叙和插叙为主要叙事手段,以现在——回忆的两条主线展开。片头通过主人公松子的侄子阿笙收到姑姑的死讯,走入她临死前独居的房屋作为本故事的开篇,以阿笙整理姑姑松子的遗物,并且遇到警察、松子多年老友阿惠、阿笙父亲、松子死前最后的恋人龙洋一等人物,并与他们对话,在碎片化的交谈语言中,勾勒出松子充满戏剧性且极具悲剧色彩的一生。[张志强,2020]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配乐每一首都揭示了松子期待获得爱并勇敢追求的不同历程,与音乐相配合的画面,导演别出心裁,多次以MV的形式作为画面主体,充满浓郁的个人风格。节奏感强、饱和度高、夸张华丽的镜头语言加上动漫般的场景设置与配乐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华丽虚拟,梦幻与现实极具割裂感的反差效果。本电影也多次采用了CG镜头来表现画面,区分梦境与现实,在观感上冲淡了松子命运的悲剧色彩。

音乐与画面的巧妙融合在电影中有多次体现:当为了第一任男友松子给弟弟打电话借钱时,不断隐瞒自己的真实处境,满口谎言,此时背景音乐歌词是“那些都是谎话!谎话!谎话!”在作家男友结束自己生命时,松子于倾盆大雨中亲眼目睹惨状,以为自己的人生也将就此走向终结,此时画面转换为松子给第一任男友的对手冈野当情人的生活,配合松子手舞足蹈地唱着歌曲《Happy Wednesday》,充满了嘲讽意味。

当松子入狱后,导演采用夸张化的MV拍摄手法,画面描绘了松子及其狱友在狱中为了家庭、爱、亲人、未来而受到桎梏,浑浑噩噩毫无目标的程序化生活,此处背景音乐《what is a life》由剧外人物进入画面共同演唱,尾声处由松子的“如果有爱,就能活下去”一句台词作为音乐标题的回答,使音画得到了高度配合,在听觉和画面搭配建立起的视听语言上形成了二者的强烈对比,展现松子从一次次伤害中,再次找到重新出发的慰藉,也为下一幕松子出狱后发现期待相见多年的男人早已结婚组建幸福家庭的剧情进行了铺垫。

2音乐对主题深化的推动意义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一个女性从家境良好社会地位体面到逐步堕落直至失去一切成为社会边缘人士的人生经历作为主线,穿插了关于亲情冷漠、缺爱人格、讨好行为、人性救赎等社会与人性的典型要素。电影主题即为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人所面对的人生课题。通过松子的一生,观众可以看到童年时期遭受来源于原生家庭伤害与忽视,导致人格长期存在缺陷的人如何在世间找到意义与生存途径的沉重思考以及对自我认同、爱与孤独、社会阶级和性别观念等主题的探讨。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从开头至结尾选用的音乐多达四十余种,风格五花八门辐射各种音乐种类,但《弯弯腰,挺挺背》这首音乐在片中多次出现,且呼应故事的首尾,是该电影名副其实的主题曲。这首歌并没有仿照日本主流音乐的传统调试音阶,也没有选择和沉重现实主题完全匹配的低沉音律,而是以温暖、明媚的大调式音阶辅以简单干净童声的演唱进行诠释,纯粹且天真的童声象征了松子并不算悲惨的人生初期,仿佛一个孩童面对人生将面临的苦难毫无察觉的乐观心境,由于倒叙的手法观众在此时已预知了松子的人生结局,纯粹与复杂、乐观与痛苦的对比为该片奠定了哀伤的底色。到影片后半段接近尾声的时间节点,该首歌的演唱者发生了改变,由原本的童声演唱转变为由松子的扮演者中谷美纪进行演唱,知性而略带有哀伤的音色配合轻快的节拍伴奏,透露了松子永远不丧失前进力量与希望的人生态度与无法避免走向悲剧的境遇间的强烈反差。

直到影片的最后结尾,这首歌再次出现,演唱者不再局限于松子个人,而是由松子在每个人生阶段遇到的当时对她影响最大的人物共同来演唱,他们代表的是索取松子的爱并且以此为养分但并不能给松子带来救赎的角色。歌声由松子的父亲微笑起头,在妹妹的“你回来了”和松子的“我回来了”对话中收尾。这种同一首音乐配合不同演唱者的表达方式宛如戏剧演出的最终谢幕,再次呼应了“松子被人嫌弃的一生”的主题,剖析了松子在每一段人生历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对其造成的人生及心理影响,是对这一切悲剧根源的挖掘。

3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艺术体现,适当的音乐搭配可有效呈现出影片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情感,从而彰显其个性形象。[陈婷婷,2022]分析松子的人物形象应当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她与父亲的相处角度,另一个是她与生命中的五个男友的相处角度。影片将松子一生的悲剧归结于她从小缺失的父爱,松子的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为病重的二女儿时刻担忧、从不表达自己爱意的男人,而松子的性格体现了一定的遗传性,她虽然怀疑父亲的爱却从不主动询问,她嫉妒妹妹所获得的偏爱却从不出声抗议,这种拧巴的性格造成了她一生注定的悲剧。父亲的形象对于松子存在反衬作用,当在父亲死后翻看他的日记,松子这才发现原来父亲一直对她有浓厚的爱,且她的离家出走失去联系是导致父亲病死的客观原因,此时背景音乐响起,伴随松子一生的主题曲《弯弯腰,挺挺背》表现松子从心存对父亲的怨怼到恍然大悟再到慌乱逃避的心理变化,渲染着松子与父亲曾经错失爱的遗憾和悔过。

出现在松子生命中的五个男人和她父亲的形象具有相似性,都没有真正关心松子的精神世界和真正需求,并且对她的人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伤害。松子对他们的态度也是极为相似的,即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人不淑,被伤害、被辜负、真心从不被珍惜,但从一次次背叛中,松子却每次都在关系结束之时重振旗鼓,再次以热烈的爱投入到下一段感情,永不言弃。因此在松子感情失败方面,导演倾向于给她塑造一个无视得失、赤诚勇敢的形象,在这方面搭配的背景音乐旋律都是积极欢快的,迎合松子最后一任男友龙洋一眼中对她形象的映射,即拥有神性的松子。松子的神性借由监狱中神父之口说出,松子纯粹的内心、毫无保留的奉献都违背了人性的趋利避害原则,无限趋近于神性,这就是本片音乐很少选择旋律低沉音乐类型的原因,神是不会关注自身感受的,只会将爱播撒向他人。这点也符合导演后现代主义的拍摄风格,具有双重性,既可以看作是笑中有泪的喜剧片,也可以看作悲哀中仍存欢乐的悲剧片。

4音乐对氛围的渲染功能

电影音乐对时代气氛、环境气氛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罗章菡,2023]松子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命运起起伏伏,幸福时有时无,在影片氛围中,则体现为时而明媚欢乐、时而阴郁低沉、时而绝望哀伤。

回顾童年时期的松子,构成全片最天真无邪且幸福的一段人生片段。在松子妹妹病情稍有好转,父亲带她去游乐园观看话剧演出的剧情背景下,童话公主与卡通人物的翩翩起舞,CG镜头添加了鲜艳的花朵、明亮的月亮等象征童年无忧幸福的元素符号,营造了梦幻且欢快到不似现实的氛围,松子在父亲难得的慈爱关怀和为数不多的陪伴下,脸上洋溢着属于孩童的快乐幸福。此处配上声线甜美空灵的背景音乐《Candy Tree》加深了观众对于松子满足情感的体会,将幸福时光所能呈现的情感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松子人生的第二阶段,即松子被学校开除成为失业人员且和父亲、家庭决裂之后的人生,松子在童年时期的游乐场窘迫地向弟弟借钱,却得知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此时松子已明白终其一生再也无法获得一直渴望的来自父亲的爱,由此氛围开始由童年的幸福急转直下,走向低沉,松子幻想舞台上的演员唱出“如何才能成为你的好女儿”歌词,贴合此时松子内心所想,渲染了往事不可追的遗憾氛围。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高潮部分在松子与当初陷害自己的学生龙洋一相恋之时,在此之前松子已经因为四任男友的离去而人生几近绝望,龙洋一的出现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救命稻草,此时的背景音乐为《feeling good》和《here,always》,象征着松子人生的新转折点,却也暗示了因二人身份悬殊过大不得不分开的结局,在氛围塑造上尽显凄凉。

结语

电影音乐是电影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破了仅仅以画面和剧情带来深入人心效果的二维困境。有效且合理的音乐选用为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构建了三维立体空间,在画面、主题、人物形象、氛围四大方面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电影音乐作为《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无法被忽视的组成部分之一,与视觉、语言共同支撑起该部影片在电影史上的斐然成绩。分析电影音乐运用的精妙手段及策略,可以使电影音乐伴随电影不断发展,更好地被应用,两种艺术形式在未来的演变中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美美与共。

参考文献

[1] 李姣. 电影音乐的视听效应及美学功能——评《电影音乐鉴赏》.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18): 228.

[2] 陈婷婷. 共情与认同:论电影音乐的创意传播. 电影评介. 2022(21): 42-45.

[3] 罗章菡. 抽象中的真实: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功能研究. 电影评介. 2023(02): 104-107.

[4] 张志强.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文学. 2020(10): 149-151.

[5] 陈婷婷. 论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创新发展. 电影评介. 2023(17): 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