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探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方法

作者

张亚东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2156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快速时期,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小学各学科教学工作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内容。以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工作为例,传统体育教学时间不多、校园活动机会不多、学校和教师对体育学科教学工作缺少基础的重视,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育意识的养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越来越完善。以下内容将立足核心素养教学背景要求,结合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指出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有效方法,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篮球;教学

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的特点,是国内教育专家结合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学实际情况研究的内容,能够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为革新教育工作,也为了弥补传统体育教育的不足,加强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方法的要求很有必要。

一、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转变学生对运动的认知,引导并教育学生从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吸引学生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夯实并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养[1]。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包括如何展开高效运动、如何在运动中保障自身安全、如何将运动贯彻在现实生活中等,确保学生的运动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运动需求。

(二)培养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首先,学生能够系统化地认知体育锻炼对身体、对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其次,学生能够知晓哪些运动行为是健康的、合理的、科学的,哪些运动行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具备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的培育。首先,体育品德包括学生在体育运动和竞技类比赛中与队友、对手的相处方式,避免在比赛中出现违规行为、不利于队伍团结的行为和对对手造成伤害的行为,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比赛。其次,体育意识包括树立长远的运动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仍然坚持运动,并将体育品德贯彻和执行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与成长中,彰显个人能力、为集体增光添彩。

二、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融洽。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学生的动作错误可能会遭到教师的点评与批评,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学生容易产生恐惧体育教师和害怕体育教师的心理[2]。另一方面,体育课堂中的气氛不容乐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教育的内容比较有限、以体育学科教材中的内容为准则,由于课堂教学气氛未能得到改善,学生很少主动与教师展开互动,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也将受到影响。

(二)学习内容比较枯燥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所应用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一方面,教师缺少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身体力行的示范、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讲解是体育篮球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学生深感课堂教学活动的无趣,课堂教学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

(三)校内设施不够完善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学校内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会直接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一方面,学校的篮球活动场地不够大。广大中小学正在积极推进校内体育活动场所的扩建与现代化发展,篮球活动场地的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能够为教师基础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方法

(一)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辅助教学工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工作可以建立在创设具体教学情境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3]。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传球、运球的技巧,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在技巧小时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模仿训练,学习在实战中有用的战术和策略。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比赛的形式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为了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设置20道题目,由学生展开抢答,并进入回答问题的特定情境,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安全意识的教学,保障教学工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工作可以建立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学基础上,维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真实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对篮球这一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危险有所了解,使学生使用严肃对待和参与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包括锁骨骨折、关节磨损、肌肉疲劳等。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安全事故,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赛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的方法、比赛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技巧等。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向学生展示受伤的场景。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对个人能力的正确认知,尽可能选择个人能力范围内的运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教师也需要避免为学生设计超负荷的学习任务。

(三)塑造集体活动与比赛,丰富教学工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运动教学工作可以建立在打造集体活动与集体比赛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师篮球比赛活动、社区组织的篮球比赛活动等。教师在篮球比赛活动中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直接激励学生和影响学生,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体育精神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校园篮球比赛活动。

(四)优化体育篮球的评价,完善教学工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运动教学工作可以补充对学生的篮球学习评价,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充足。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4]。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丰富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在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之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将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情谊,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王晓波.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探究--以"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为例[J].拳击与格斗, 2022(18):114-116.

[2] 吴建军.基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结构化策略--以人教版六年级《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第二课时为例[J].福建教育, 2022(9):30-32.

[3] 胡群."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以人教版四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2021, 34(2):3.

[4] 赵朦雷瑛.体育"新课标"实施下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才培养结构分析--以南京某小学篮球课为例[J].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