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叶廷红 严杰
1.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初级中学校 2.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本文系潼南区教育科学规划办2023年度课题《农村初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Ghb04)的成果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迅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的重要阶段,是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性格习惯的关键时期。中学教师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既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品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意识。基于这一背景,中学教师也应积极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而达到五育并举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教学 渗透 创新能力
一、思政教育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当前,学科教学注重学科知识,不断磨题、教知识,而教师对学科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片面的认识。结果,他们没有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来,这种情况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主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中学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这可以为中学学科教育注入新鲜的生命和血液。有了这种全新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学到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用全新的感觉学习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程度,有利于德学兼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新课改,让我国教育目的得以实现,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学学科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共性与联系
(一)中学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相似的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共同特点。学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思想、唯物辩证法,都是对矛盾进行分析论证,最终都落实于实践。因此,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似的学习规律,即“理解—实践—再理解—再实践”。
(二)初中学科教育和思政教育都符合该阶段学生认知需求
中学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这一阶段学生认知需求的特点,即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所学知识,符合大多数人的判断,以逻辑的方式分析客观事实,支持客观事实,抛弃不符合事实的科学精神。也就是说,作为中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可以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三、思政教育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以学科历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现行的初中学科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这些学科史上名家、伟人,让中国古代学科建立了无比辉煌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让我们为之自豪、骄傲。现代的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许宝、吴文俊等学科大家们使得中国现代学科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取得的丰硕成果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从古至今中国在学科上取得的一些成就和中国学科发展历史等素材,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学科的发源地之一,我们有未曾中断的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心弦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树立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宏伟目标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利用学科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把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学科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学科的价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应用学科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明确向社会奉献爱心的一种方式,要用平常心去对待;又如,在学科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设计并完成学科知识的应用,提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当再现生活实际中的情景时,学生就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把学学科和用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用学科的快乐。学会用学科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四)以学科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学学科教材中设计了很多的课题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比如,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时,教师可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调查统计并完成调查报告,通过活动,让平时不关心家里情况的学生了解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培养家庭责任感,结合我国也存在水资源供不应求和得不到合理利用的情况,谈谈节水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节约的意识,积极参与节约行动,节约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引导学生爱护环境,爱护自然,保护各种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这样以小见大的方式,培养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利用学科的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个人所属的集体和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集体的一切都与你们息息相关,只有妥善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紧密团结在班集体周围,为集体做贡献,为集体服务,努力维护集体的形象和荣誉,遵守集体纪律和规则,才能达达到和谐统一、完美的程度。正如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遵纪守法,共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每个公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样。否则,它就会像一个人入不了群,游离于集体之外,得不到集体的温暖。集体主义教育就以如此生动形象的语言,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当中。
在中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思相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课题的实践过程中,必须使学科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和谐有机统一。思政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中学学科教学全过程。这既是学科新课标的价值追求,也是基础教育的责任。我们要始终把培养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作为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升华学科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课堂整体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科课堂不再空洞抽象、枯燥乏味,有利于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国松。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教),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