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中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

彭珞

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愈发重要。课后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义务教育学校广泛使用,取得一定成效。那课后服务是否同样适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中职学校进行了题为“中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数据进行中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调查对象描述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师及其家长。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年龄在 15 至 20 岁之间,专业背景多样,涵盖了机械、电子、烹饪、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专业多样性使得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可能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调查对象中的教师主要为中职学校的专任教师,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然而,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参与积极性也可能影响课后服务的开展。

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认知、期待及其经济条件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意愿。调查对象中的家长一般为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较高,尤其是对课后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有一定的期待。

本次调查以中职学校为主,这些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和学生构成上各具特色,这种选择能够帮助全面了解各类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

二、调查内容

(一)现有课后服务状况

目前,教育部门没有出台在中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相关政策,但是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做了事实上的课后服务工作,比如社团活动、文体艺的兴趣班和职教高考班的文化复习等,甚至有一些中职学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但是仍有部分中职学校的课后服务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这些学校,课后服务往往仅限于课后自习,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辅导,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感到资源匮乏,无法获得充分的学习支持,导致他们在学习上面临更多困扰。

(二)学生需求分析

首先,学业支持是学生需求的核心。许多中职学生在学业上面临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专业课程和实操技能的学习中。调查显示,79.07% 的学生希望能够在课后获得额外的学业辅导,特别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职教高考科目; 49.52% 的学生希望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和技能提升课程; 51.56% 的学生渴望参加体育、艺术等课外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此外,还有许多学生对心理辅导服务表示关注,尤其是在面临学业压力和家庭问题时,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疏导。

中职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涵盖了学业支持、职业技能培训、社交与情感支持以及课外兴趣活动等多个方面。在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需求,才能有效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教师资源情况和家长意见收集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数量相对充足,但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但在教育教学法方面的培训相对不足,;部分教师的课程安排紧张,课后时间的安排造成了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参与度不足;部分教师对课后服务的态度较为消极,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额外的经济激励和职业发展的支持。另外,很多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如艺术、体育、心理辅导等;也有很多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活动,包括学业辅导、兴趣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在本次课后服务的可行性分析中,问卷调查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问卷星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36 份,回收率 83.6% 。问卷主要围绕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参与意愿及其家庭背景等内容进行设计,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态度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将近 87% 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课外辅导,并对课外辅导的内容有自己的倾向。例如,艺术类课程类似兴趣班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参与意愿近 50% ;而因为要参加职教高考的缘故,针对学业的辅导课程,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参与意愿超过了 79% 。

在调查中,关于学生对课后服务时间安排的偏好,结果显示,74.28% 的学生倾向于在周一至周五的放学后进行课后服务,选择周末参加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仅为 19.02% 。这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后的放松需求以及家庭作业的压力,导致他们更愿意在平日进行集中服务。

在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态度调查中,问卷结果显示, 68% 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认为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只有42% 的家长认为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内容符合他们的期望,许多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发展,这为后续服务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整体数据分析表明,虽然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旺盛,但参与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经济条件、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深入剖析,能够为后续的服务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依据,确保课后服务真正满足学生和家庭的需求。

(二)数据对比分析

首先,将各学校课后服务参与率进行横向对比。数据显示,部分学校的课后参与率高达 70% ,而另一些学校则仅有 20% 左右的参与情况。通过分析参与程度较高的学校,可以发现这些学校通常具备相对丰富的课后资源和灵活的服务时间安排。例如,某学校的课后服务不仅涵盖了学科辅导,还包括兴趣小组和职业技能培训,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对比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参与率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这一现象部分原因在于低年级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较为直接,且家长的监督和鼓励相对更为明显。相对而言,高年级学生则面临升学压力,参与课后服务的意愿明显减弱。通过这一数据,可以提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服务优化措施,例如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升学辅导和职业规划服务。

再者,教师资源情况的对比也为分析提供了重要视角。调查显示,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其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这表明,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后服务的信任度和参与意愿。因此,在师资配置上应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匹配。

最后,在家长意见的对比分析中,不同背景的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存在明显差异。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倾向于希望学校提供更多元化的课后服务,如艺术、体育及职业技能培训;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则更关注课后辅导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种差异提示学校在设计课后服务时应考虑到家庭背景的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是极具可行性的,但需要根据不同学校、年级、教师资源及家庭背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服务策略,以提高课后服务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蔡容 .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中职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探析 [J]. 中国农业会计 ,2024,(18):96-98.DOI:10.13575/j.cnki. 319. 2024.18.014.

[2] 王银涛 . 中职学校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 成才之路 ,2024,(27):81-84.

[3] 赖玉华 . 啦啦操运动在中职学校开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J]. 成才之路 ,2024,(27):85-88.

[4] 毕志华 . 非遗在中职学校的传承 [J]. 文化产业 ,2024,(27):100-102.

[5] 杨金晶 . 红色歌曲在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J]. 吉林教育 ,2024,(25):58-60.

该论文支持项目为 2023 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编号 ZJGB202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