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重大风险因素及其预控方法分析
张壮壮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复杂的施工环境、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和不成熟的施工工艺,都会给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预控,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风险控制。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日益增多。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主要风险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的不稳定,环境的复杂性和技术的不成熟。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对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及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保证项目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重大风险因素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交通大动脉,其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因素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发。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发生铁路交通事故36起,死亡47人,受伤35人,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2019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道路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275起,死亡243人,受伤18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52万余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号)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因此,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对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和运营效益等的不利影响,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就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内部分学者主要从理论层面出发,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类,并分别建立了对应的评估模型。其中,魏建荣等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控体系;范景军等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几种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识别的方法;杨洪卫等从定性分析入手,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风险预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国外部分学者则更多地关注于风险控制方面,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Janssen等研究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风险概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仿真模拟技术的风险评估方法;英国萨里大学的Sebire教授基于风险理论,结合案例对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总体而言,现有文献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阐述,缺乏针对具体施工阶段的有效解决方案。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所包含的诸多风险因素往往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单纯依靠传统的定性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这无疑给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为此本文首先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总结出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重要性排序,然后对所提风险预控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2.AHP风险控制模型
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等领域的多目标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对复杂系统进行量化评估。首先,需要明确轨道交通工程土建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并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AHP方法,通过专家打分法和主观判断的方式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而建立起一个包含施工环境、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技术资料、安全管理、施工方案、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控制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计算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设定相应的区间阈值,得到各风险因素的评价值。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重大风险预控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该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基于AHP模型的轨道交通施工风险预测及预控分析
3.1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专家的经验,将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程度进行排序。对现场条件、施工环境、设备设施、施工工艺等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进行分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每个风险等级下相应的分值。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到各因素的权重系数。由于专家的判断具有一定主观性,故采用客观赋权法,即按照标准化后的隶属度计算出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3.2风险预控目标的确定
在风险矩阵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总危险度R=∑i14RI。假设第i个风险因素的危险度为Ri,则其总危险度为Ri=∑ri。同时,根据已知的最大风险等级,计算出该项目的最大风险值Rmax,即可获得该项目的风险目标。根据风险矩阵和风险目标,对各个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使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轨道交通施工风险指标体系,并根据专家打分的结果进行了权重赋值,确定了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然后对影响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结论如下: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存在许多可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水文地质条件差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还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HP的风险预控方法,即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根据得分高低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降低风险水平。通过对某轨道交通地下区间隧道工程的实例研究表明,基于AHP模型的施工风险预测预控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风险信息,有助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基于AHP模型的施工风险预控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技术可行性、施工方案合理性、机械设备可靠性等,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加强实践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廷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2):270-271.
[2]余振忠.试论轨道交通的土建工程施工重大风险因素及其预控[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03.
[3]张晓东.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重大风险因素及其预控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214+216.
张壮壮,1996年6月,男,汉族,籍贯(浙江丽水),学历(本科、交通工程学士学位),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研究方向:交通,从事工作杭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