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

张金虎

秭归县郭家坝镇中心卫生院门诊 湖北宜昌 443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病变涉及慢性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发展可累及心脏,导致较高的临床致残率与病死率。患者发病后,肺部功能持续受损,呼吸状态显著影响。尽管慢阻肺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个体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发育状况相关。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因此,本研究选取 2019 年2 月至 2020 年 10 月的 90 例慢阻肺患者,旨在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 90 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男 22 例,女 23 例;年龄 58\~89 岁,平均(7 )岁;病程 1\~6 年,平均( )年;人院时间 0.5\~6h,平均( ) h 。对照组男 21 例,女 24 例;年龄 58\~90 岁平均( 75.63+ 11.64)岁;病程 1\~5 年,平均( )年:人院时间 0.5~5h ,平均(2. )h。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资料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资料符合。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包括:维持酸碱平衡、止咳化痰、水电解质平衡、平喘吸氧、解痉等,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卧床休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批准文号 H20150324;规格: 50mg/250mgx60 泡),1 次/d。雾化吸人 50ug 沙美特罗和 250ug 丙酸氟替卡松,2 次/d,持续治疗 4 周(1 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结合治疗,服用千金苇茎汤治疗,药方为鱼腥草 9g 、瓜萎仁 9g 、薏苡仁 98、黄芩 9g 、桔梗 12g、苇茎 12g 、桃仁 15g 、冬瓜仁 18g ,将各类药物与 1500m 水混合,武火煎煮 2~5min 后转为文火煎煮 45min ,取 300~350m 汁液,1 剂/d,分为早中晚 3 次服用。并同时配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国药准字 H10930058;规格: 0.25mg ),用药 3\~4 次/d,喷 1\~2 下/次,持续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研究中,观察指标的选定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首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其判定依据参照《西医内科学》标准,将患者病情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其次,为全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进行统计。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 x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5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不同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 PEF、FVC、FEV1 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同组治疗前后 PEFFVC、FEV1 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比较 (∇X±∇S) )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隶属于“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患者常表现出咳嗽、咳痰、气喘及胸部闷胀等症状,其病机属本虚标实。在治疗策略上,中医多遵循补土生金、健脾化痰等原则,旨在调和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近年来,临床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其中,中医治本,注重整体调理;西医治标,则侧重于症状缓解与疾病控制。

综上所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切实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了 新的思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1]谢小娟,罗细娥,熊珊珊.中西医结合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34):112-114.

[2]杨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效果[J].健康必读,2018(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