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作者

王诗琴

桃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 益阳 413400

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开展、手术的疗效以及预后等多个方面。因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在手术中配合度缺失,很容易存在交感神经兴奋过度的现象,使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限制呼吸功能,加大手术的风险 [1-2]。因此,临床必须要注意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的选择。当前,对手术患儿多选取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案,镇静效果理想,但镇痛一般,使得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较高,部分患儿还有血流动力学不稳的现象。基于此,临床提出加入伍用瑞芬太尼辅助,以优化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患儿90 例,时间在2023 年1 月至2024 年1 月,循双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5 )和观察组( n=45 )。

对照组,患儿年龄在 2 到 8 岁,平均值( 5.62±1.21 )岁,体重介于13~25kg ,平均值( 19.32±2.32 ) kg ,男女比例 23:22 ,阑尾切除 12 例、腹股沟斜疝25 例、隐睾8 例。

观察组,患儿年龄在 2 到 9 岁,均值( 5.67±1.23 )岁,体重介于 13~25,平均值( 20.10±2.34 )kg,男女比例23:22,阑尾切除14 例、腹股沟斜疝24 例、隐睾7 例。

通过2 组基本资料分析, P>0.05 ,可比。

1.2 方法

2 组患儿在术前检查、准备工作等方面一致。

艾司氯胺酮生产自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93336,规格为 2mL:50mg ;丙泊酚生产自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012,规格为 20mL:0.2mg ;瑞芬太尼生产自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33314,规格 1mg。

对照组实施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取艾司氯胺酮,行注射给药,剂量 2mg/kg ; 2min 后,予以丙泊酚诱导,剂量 2mg/kg. 术中,以艾司氯胺酮50~80ug/(kg*min) 的剂量 + 丙泊酚 8~10mg/(kg*h) 来进行微量泵持续给药,达到维持麻醉的目的。

观察组实施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诱导用药上,与对照组一致。术中以丙泊酚 8~10mg/(kgh) 、瑞芬太尼(0.05~0.15)ug/( kg*min )的方式,来进行微量泵给药,达到持续麻醉的目的。

2 组患者均在完成手术后,停止用药。

1.3 评价指标

(1)麻醉效果 根据患儿状况将其划分为 3 个层次,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I 级、Ⅱ级、Ⅲ级。

(2)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间点,来对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标进行记录。

(3)记录 2 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 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 检验;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经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好( P<0.05 )。如表1 :

2 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比较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术前,2 组的 HR、MAP 对比,并无差异( P>0.05 )。术中、术后 2 个时间点,观察组的HR、MAP 相较于对照组更为稳定( P<0.04) 。如表2 :

表2 2 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如表3 :

表3 2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存在特殊性,在进行手术时,麻醉药物的选择难度也会更大 [3]。不少患儿在麻醉时,都很容易出现全身反应,加大手术风险和预后难度。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均为临床常见的麻醉用药。其中,丙泊酚是一种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起效时间快,持续作用短 [4]。但对剂量的要求较高,很容易出现呼吸抑制,镇痛效果较差。艾司氯胺酮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适用于短效麻醉,副作用较小 [5]。在 2 者联用时,可优化镇痛镇静效果。而瑞芬太尼属于新型镇痛药物,其特点在于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生理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稳定 [6]。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中,将其加入其中,可使得镇痛、镇静效果得以优化。这点,从2 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上,表现明显。

综上所述,在小儿麻醉中,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效果联用,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兼顾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安全性更高,值得选用。

参考文献:

[1] 沈永华 . 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J]. 科技与健康 ,2025,4(5):66-69.

[2] 陈方 , 白宁 , 路凯 , 刘静 , 岳芳 . 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29-32.

[3] 杨丽华 , 王莹 , 李军仕 , 李新锋 . 无痛人工流产术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对比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32(5):1022-1026.

[4] 张凌宇 , 张庆洪 , 马达 .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4,36(24):57-59.

[5] 徐超 , 李嘉 , 张祥飞 , 刘丽 .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北方药学 ,2024,21(5):142-144.

[6] 王云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4,40(1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