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杜海涛
东昌府区沙镇中心小学 252031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知识探究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为开展高效率、创新性的数学教学活动拓宽路径。因此,教师要对“双减”政策的要求进行深度解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广大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讲,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和合理的作业设计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的生活,减轻负担,国家积极实施“双减”政策,目的是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小学数学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除了作业层面的负担以外,课堂上的负担也不可忽视。受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课上仍然使用讲授法,将课本上的例题、公式、概念等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学生被动地记忆,掌握这些公式、解题技巧与方法等,再运用它们在考试中考取相应的成绩。整个教育过程如同流水线,学生则是应试的机器,而教师则是制造机器的“工人”。在这样的数学课上,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建构中,完全依靠教师获取知识,十分被动,所以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难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这种消极、压抑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心理,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喜爱,所以出现敷衍、应付了事等问题。真正的教育是服务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而不是服务于考试,如今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亟待改善。
2“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2.1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开展有趣的教学引导活动,让学生在课程内容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外内容探索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达成统一,进而积极开展创新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彰显新时期下小学数学减提质量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程探索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利用“双减”政策的增效理念,有效整合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展知识点探究活动,从而提升课程学习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掌握预习、学习、复习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进而对知识点进行应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突出丰富数学内容的重要教学作用。
2.2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
在数学知识点的探究与学习中,教师要逐步让学生建构良好学习思想、科学思维认知,从而开展对知识点的探究与应用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下,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开阔数学学习视野、提升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课程学习竞争力。这样能使学生在迎战新问题、新挑战中提高核心素养,为开展高质量的数学学习活动铺平道路,突出“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
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措施
3.1转变数学教育观念,创新数学教学方式
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观,确定新课程下“双减”政策的内容、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创建高效和舒适的数学课堂。过去数学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主要是直接以教育为主。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内容单一,方式比较枯燥,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新的教育时代,教师要创造活泼有趣的场景,吸引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和学习。
3.2明确教师基本职责,全面做好答疑辅导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清楚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让学生能得到更多文化知识,精心备课,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同时,教师要认真对待书面课程,及时提供反馈意见,结合学生的错误分析、把控好教学进度,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强化教师的责任感,避免增加家长的负担。例如,学生在完成“认识小数”课程时经常犯错误,忘记小数点和位数。这大部分是学生知识薄弱、粗心所致。
3.3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习难度
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可以带领小学阶段学生体会知识与实际之间关联,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合理选择实例,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列举不同的生活知识,带领学生抓住线索,分析生活知识中的数学元素,使之能够逐步抽离生活实例中的冗杂信息,获得其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以此降低学习难度,维持其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密切融合,使部分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无法真切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难以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也有部分学生会在把握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同时,甚至被生活案例中的冗杂信息所误导,陷入思维定式,严重影响了学习节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活案例,以生动图画或直观视频等形式展现数学原理,遵循由易至难原则进行授课,降低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偏离方向,使之逐步通过出生活案例中了解数学原理,加深学习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对教师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可以根据“双减”政策内容进行自我审视,及时发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秉持着“减负提质”的教育原则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要让学生在最轻松的状态下学到最多的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教育应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在认清这一点上再进行改革,促进“双减”政策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尹浩.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04—105.
[2]张思敏.双减政策下利用信息科技助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3):11—12.
[3]李晋恭.“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与发展”方法探讨[J].智力,202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