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客教育对学生创业影响研究
杜泽杰 指导老师:林德操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202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310876016)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上发表了一封贺信,他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而创业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12项重点工作中,把“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放在了第一位。
“创客”能带来新兴科技和产品,并转化为创业产业。高校是知识最为聚集之处,也是最具想象力、创造力的青年最为聚集之处,对于创客的培养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的高校,如何在“创业光荣”的新时代,培育能在创业浪潮中独领风骚的“创客”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坚持对创业学子进行定期跟踪调研,本篇论文将对近年所有跟踪调研数据和案例通过构建Spss模型进行数据和案例研究,从精神培育、心理调整、技能传授、平台支持等几大方面研究学校着力打造的创客教育“生态链”对创业学子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高校“创客教育”提供示范性样本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创客”“创客培养”“创客教育”
引 言: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的结合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一股具有革命性的新型力量,对教育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网络教育多样化,打破常规;由于人们在学习上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得教育资源得以广泛共享,促进了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现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席卷开来。最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首次将“创客”这一新词语引入到了互联网,并将其“正式化”。同年年中,他还参加了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的参观,并在之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众创空间”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在接下来的两年,也就是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
应该积极地起到带头的作用,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给予积极的扶持和鼓励。打造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持续拓展国内的创新创业领域。
在创客运动的鼓动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展创客教育、创业园区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创业热情与创业能力。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必要性:受传统职业观念与教育范式的约束,目前高校创客教育还处于教育体系的边缘,直接表现为创客教育在高校仅仅是个别人与个别部门的事情,创客教育系统建设任重道远。故而,建立一种符合高校现实情况、社会发展要求和学子成长需求的创客教育模式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
2.时效性:一种创客教育模式的建立需要以实际培养效果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本项目从浙江万里学院多年来坚持的创业学子回访和案例收集的数据和案例入手,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回证学校坚持的创客教育模式对学子创业的影响不仅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3.价值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以求科学的分析出创客教育在精神培育、理想树立、心理调整、技能传授、创业服务、导师指导、平台支持等几个方面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能为学校构建创客教育“生态链”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1.是弄清为什么做和要不要做:通过大量的创业校友的数据和案例分析,进一步理清“创客教育”意义所在和是否有必要在新时代的全面实施和推广。
2.是理清可不可以做和解决什么核心问题:通过Spss模型构建并分析后,将“创客教育”的成效进行有效梳理分析,并对现有成熟模式进行总结梳理(现有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精准分析。
3.是“创客教育”对象需要什么:通过系统的分析、访谈,对“创客教育”在实施中实际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难易度及重要性进行模型分析排序。
(二)研究方法为:
一是 AHP方法。本项目以多目标多目标决策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将其分解成多个目标或标准,再进一步进行多层分解,采用定性指标定量的方法计算分层排序与总体排序,实现目标多方案优化决策。
(三)技术路线
本篇论文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1.技术路线
一、.高校创客教育的基本概念
1.1高校创客教育相关概念
1.1.1创客与高校创客的含义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这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生的《创客:新工业革命》中,书中将“创客”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而在近现代对于创意一词的解释约翰霍金斯指出了其四个特征:“首先,创意是个性化的,是个人思想的反应;其次,创意具有原创性,即创意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再者,创意是有意义的,是智慧作用的结果;最后,创意是有用的,它能够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2]”所以在我看来“创客”就是一群将自己的创意通过各种技术最后转换为现实产品的一类人。
由于本文着重于高校创客教育对于学生创业的影响,所以将目前出现的创客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创客”,一类是“学生创客”。国内对于“创客”存在着极大的误区,人们会认为,“创客”就是创业者,实则不然。尽管我国积极鼓励推动创新、创业,但创客者与创业是不相同的概念。创客与创业相比,创客更强调兴趣和爱好是实践和创作的目的[3]。而创业者更加注重将创新转换成商业价值。其次在市场导向方面。创业者更紧密地结合市场需求,注重产品的商业化,而创客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技术探索。在成果产出方面,创业者的成果是成功的商业运营,创客创造出的作品不一定是实体物品,也可以是虚拟物品[3]。《创客运动》一书中马克·哈奇举了许多创客取得成功的例子,大部分中都涉及到创客项目融资或项目商业运作,实际上这种创客形式更偏向于社会创客的意义[4]。那么高校学生“创客”就是指在大学里,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喜爱创新,乐于动手操作,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付诸实践的高校大学生们。其具有三个特征:第一,高校创客以兴趣和爱好进行实践创作的目的性更明确,创意想法更丰富,但创意作品成熟度不高;第二,高校创客的教育性特征明显,学校和教师给予帮扶和支持;第三,高校创客中的一部分创客毕业成为创业者。
1.1.2高校创客教育概念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大学创客教育正是把“高校创客”和“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关于创客教育,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一些人是把创客教育定位为一套课程体系;例如技能培训、开放性的创新实操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些人认为,创客教育就是创客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含有创客素养的人。创客素养是指具有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能够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技术 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个人反复实践或团队协作实现“造物”的一种能力。
高校创客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注重创新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学生在创客教育过程中通过“造物”实现想法和创意,敢于 去想,敢于去做,不怕失败,最终取得成功。第二,突出实际操作,使学生边做边学。创客教育注重在实践中进行,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创新而没有实际操作,这不符合创客教育的要求。第三,重视小组协作,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学习的学生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专业,并且创客教学也是一种跨领域的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技能,通过团队协作,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第四,创客教育具有项目导向性,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创客教育要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第五,创客教育具有快速迭代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创客们通过各类新兴技术,以实现创意到产品的转变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所以创客教育是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变革。
二、我国创客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2.1我国创客教育发展现状
创客运动最早来源自于美国的DIY文化。DIY 从省钱到享受制作过程再到展现个人创意, 形成了独特的 DIY 文化。创客文化发展继承了美国的DIY文化。创客文化在其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制作与兴趣分享。其独有的创客文化引起了全球式的创客运动热潮。创客文化、运动的兴起,引起了美国教育界学者的关注。随后在2009年为了响应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Educate to Innovate”运动,美国启动了“创客教育计划”。该计划致力于通过创客空间的建造与发展各类创客项目,以达到实现加速美国传课教育发展。2014 年白宫首次举办了创客大会,12 月美国正式成立了“创客学校高等教育联盟”, 创客教育得到美国各个高校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5]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为大学创客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美国创客教育方兴未艾,其特有的创客文化与大学创客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风靡开来。创客教育已成为中国各大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创客教育的开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当中国教育学者还在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应当如何改革而发愁时,创客教育或许给了中国社会新的解决方案。国外创客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我国创客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从发展条件来讲,创客教育核心理念与中国当前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兴科技不断涌现,为创客教育的萌发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确切地说明了要增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等多个创客空间相继成立,清华、北大、同济、深圳大学都纷纷开办创客项目,开展创客竞赛。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临深圳创客空间,亲身感受创客的成果,并勉励青年们敢于创造,敢于尝试。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扶持“众创空间”建设,为万众创新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从那时起,国家就颁布了很多对创客教育进行扶持的相关政策。当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进入创客空间,接受创客教育,并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时,我认为,现在是一个“人人创客”的年代。
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发展迅猛。2014年,我国陆续举行了创客教育论坛,并成立了一批与创客有关的组织。大学中创客教育因其人才集聚、仪器设备齐全、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互补而逐步开展,创客教育在国内也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2016 年 3 月,清华大学创客实验室等发布了《中国创客教育 蓝皮书 2015》,对我国 2015 年时的创客教育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并以清华大学 i. Center 创客空间和西南交通大学创客活动中心为高校创客空间的代表进行了分析。[6] 中美双方于2017年年底签署了“建立多个中美合作伙伴合作基地”的协议,确定了18个中美合作伙伴交流基地。中美创客交流基地的建立,为中美创客文化和生态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是促进了高校创客者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与友好交换。
从发展区域来看,总体来看,中国高校创客教育发展区域现状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的高校创客教育发展较为成熟,这些地区的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学校也在积极地开展创客教育。例如,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创客教育,在全国首创“创客日”,是我国最大的创客空间,举办过许多创客活动,创客氛围浓厚,已成为我国创客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大-京东”创客空间,是我国创客教育中的一种成功范例,它是我国高等院校利用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开展校企合作的典范。其次,对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各个地区在创客教育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东部,科学技术发达,有政府支持,有较高的国际水平,大学众多;在东北、中部,有大量的政府支持,有大量的工程院校;与其他区域相比,西部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发展问题
2.2.1高校创客教育教师问题
高校创客教育离不开教育的参与,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指导者与意义建构帮助者的角色,所以高校创客教育中老师的问题是高校创客教育的主要问题。基于创客教育的特殊性,其包含各种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理论,这就要求创客教师既要具备机械、计算机、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各种现代化的软、硬件设施与科技,同时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知识水平,而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师资却比较稀少。其次由于中国高校创客教育起步较晚,现还处在摸索状态,许多高校并不会聘请专业的创客教育老师,而是继续选择本校所具有的原有师资力量进行创客教育课程的指导。这些师资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教学方式比较僵化,不善于高效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就导致了一些打着“创客”旗号的创客课程,其实还在沿袭着传统的教育课程。此外,在创客教育逐步成熟的今天,创客教育必然会与其它传统学科相结合,这对传统专业的教师来说,将会带来教学能力和角色转换等问题。另外,创客教育师资培养所需的时间与经验也比较多。尽管创客教育在中国已有几年的发展,但是创客与创客教育在很多老师心中还是一种全新的观念。
2.2.2高校课程安排问题
当前,国内的一些大学已开展了一些简易的创客教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创客教育的课程设计仍处在摸索之中,尽管已有了创客教育的课程,但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从授课模式上来讲,大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这与创客教育所鼓励、要求的小组式、团队式的合作学习背道而驰。这就使得高校创客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探究问题所在。其次,某些高校为了迎合高校创客教育的潮流,选择开设了许多创客课程,但其本身不具备支持相关类课程的设备,还是通过最传统的书面方式教授知识。这就使得学生们无法通过专业实操来实现学习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校将创客教育过多倾向于项目开发和各类比 赛,一定程度上使得创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学生参与创客学习的机会不平等, 违背了创客教育的发展理念,并不是真正的创客教育。[7] 目前,大学创客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但创客教育在传统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3高校创客平台建设问题。
首先创客空间是一个以社群形式运作的创客工作场所,它提供了工具、材料和专业知识,让众创能够共同实现他们的想法,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相较于以前的创意教育,创客空间的花费已经大幅减少,但是对于中国大多数大学来说,仍较比较昂贵。另外,如果大学在建设创客空间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如购置了一些先进的仪器和实验仪器,但也有一些仪器的利用率较低,甚至被闲置,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其次,很多国内的大学都在效仿国外大学,把自己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作为创客的场所。受物质和资源限制,改建后的创客空间存在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创新主体的需求,使创客空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当前,高校往往将创客空间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将创客教育与大学生扶持相结合,过分强调“创业”而忽视“教育”,创客教育的“兴趣”导向创新学习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客教育的功能。
三、我国高校创客教育案例分析——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
3.1创客空间发展特色
截止目前为止,万里学院开设了一个创客空间——“万里笃创”众创空间。浙江万里学院的“万里笃创”空间成立于2015年9月,以“智能硬件”与“互联网+”项目为重点培育方向,兼顾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旨在打造“让所有学子动起来,让大学生生活更创意”的综合服务平台。其拥有将近5600平方米的场地,创业导师65人,近100项价值1700万元可供开放共享的科学仪器设备。
传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们被动“填鸭式”接受知识,并且传统教育较少关注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且团队合作程度较低。成果产出方面也多为计划书,并没有进行实践的创客活动。在授课教师方面大多数为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人员,受传统工作内容影响,这些部门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也难以让各个部门达成创客教育共识。“万里笃创”众创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一家已登记、有组织代码、有运营团队、有责任主体、有专职员工的综合性高校创客教育平台。对接当地孵化器和创业园,并接受当地政府组织的绩效评估。在充分利用校内各院系、院系的创业资源的同时,也通过与业界创客空间的协作,对创客进行以产业为导向的教育和实践。高校众创空间既是校企合作的桥梁,也为校研合作、校地合作搭建了多方共赢的平台[8]。校企合作是国内高校创客教育突破学生创客们无法将其创意转化成有经济价值产品困难现状的重要渠道。在创客教育培训中,通过引入案例分析,能够让青年创客们了解到市场所需,完成创新创意到创客活动最后到创业的转变,也完成了将创客平台延伸至实践应用中。
资金是开展各类创客活动的关键。在资金方面浙江万里学院“万里笃创”众创空间启动资金为300万元,在近几年中又受到政府各项补助款200万元,此外学校通过双创经费,每年在众创空间投入近100万元的创客活动经费。这些经费为学生创客们开展创客活动提供了启动资金,为初创团队们提供了奖励,鼓舞了初创团队持续的创新创意、创客活动。为使“万里笃创”众创空间更加完善,学院还在原来的大学生创业园内增设了一栋创新开放大楼,为学生们提供场地、设备等软硬件基础设施,为他们提供资金、资源、管理、策划等多个层面的支持。
普通高校开展创客教育,大多数都采用单一的创业讲座或者策划案评比等,“万里笃创”众创空间的集中性,使得学生创客们能都开展更加多元化的交流。在“万里笃创”成立之初,浙江万里学院就通过发掘全校范围内具有创客意识、创客才能或对创客活动感到兴趣的学生,帮助其发展成为万里创客协会成员。通过“万里笃创”团队中指导老师的指导、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练,巩固了创客教育成果,也提高了创客们对创新创业和创客活动的热情。竞赛是塑造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既 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等综合能力,又让不同创意相互碰撞,充分发挥大脑 思维的扩散能力,激发了创客的创意灵感。[8]
“万里笃创”众创空间还为学生创客们配备了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创客们具有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他们对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高度自信,拥有积极的人格。而团队心理辅导能够有效的发挥创客们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本质,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出发点,使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和劣势,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会给创业过程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此外,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消极的情绪,包括焦虑、自卑、抑郁等。这就要求有专门的辅导员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指导。众创空间所提供的群体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创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万里笃创”的团体心理疏导也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的创客空间建设提供教育意义。
3.2创客教育课程分析
3.2.1教师层面
高校创客教育老师在学生创客进行创客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学生创客们进行创新创意的指导者,也是学生们进行主动式学习创客知识建构的帮助者。过往的教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传统的高校指导老师无法很好的对学生创客们进行指导。而现代科技又是高校创新、创客教育的重要保障和依托。
在浙江万里学院致力于打造一直专业的、优秀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一方面,学校不断鼓励不同专业的老师加入“万里笃创”众创空间,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创客们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浙江万里学院加强与科研院、企业、政府之间的联系,包括师资力量、项目指导等,并且积极聘请具有创客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担任创客课程的指导老师。在“万里笃创”众创空间中,已有33名学院导师以及23名校外导师,对学校创客教育课程进行指导。并且通过开展技术以及项目指导,要求学生们进行实践,以达到创客教育目的,让学生们了解创客教育,爱上创客教育。
3.2.1 创客教育课程设置
浙江万里学院在“创客”教学理念下,通过“多平台、全时段”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把“创客”与“设计”教学相结合,以“问题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施“项目教学内容”、“情景情境”和“创客”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沉浸式的实习体验和创造性学习,并能及时地解决各种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可以获得经验,建构知识,感悟意义,由“知”到“智”。
在创新创业课程方面,浙江万里学院设置了三个课程模块,分别是“意识激发课程”、“创办企业课程”和“企业成长课程”。其中“意识激发课程”包括了《创新创业基础》、《创业法律事务》、《新企业营销》,“创办企业课程”包括了《创业管理》、《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创业计划书撰写与项目路演》,“企业成长课程”包括了《商业模式创新与运营战略》、《领导力与团队建设》、《资本运营与上市指导》。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创业的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在创客教育方面,浙江万里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创新思维与创意方法”、“数字化工具应用”等课程。”例如,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2+2)专业22级学子开设了品牌设计原理这门选修课,课程中会引导学生将设计思维模型、各种高效快捷的设计类软件融入品牌构建的各个过程。
3.3得到的启示
从浙江万里学院高校创客教育的模式中,不妨可以看出。一所高校要想进行有效的高校创客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从多角度出发。
其一,必须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对外联系。实时了解政府政策,运用企业项目来带动创客教育,再用创客教育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反哺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持续的高校创客氛围。其二,注重引进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师进行创客教育的指导。优秀的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带动、激发学生们的创客、“造物”热情。其三,高校的创客教育应该具有本校特色。每所高校都应该根据本校实力,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客教育。不能只是简单模仿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培养模式。其四,高校创客教育应该符合本校设立的创客课程。高校有能力开展一门课程,就说明其对本课程拥有可靠的师资,和优势资源。通过创客课程的设立让普通同学都能够接触到创客教育。若是过多的超出这个限制,将会大大提高普通学生接触创客教育的门槛,抑制其创新创业热情。其五,高校创客教育老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指导老师不一定只是高校创新创业园区的老师,也可以是优秀的创业者、创客。他们能够用其独特的见解,给学习的学生带来不同知识与经验。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4.1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被测工具或量表的可信度和稳定性。一般认为克隆巴赫系数值低于 0.35 为不可接受的低信度区间;高于 0.5 为可接受,且需要对题项进行完善;高于 0.7 则为比较可靠的信度水平。本次调查的问卷的具体克隆巴赫系数值如下表1中所注,为0.644,信度良好。
表1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 项数
.644 13
4.2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是用于评估测量工具或研究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所需概念或特征的程度。主要有两个层面:准确性、有效性。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
本文通过研究采用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数值可见表2
表2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642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508.716
df 36
Sig. .000
KMO值大于0.6,且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01。通过了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所以我们可对本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具体数值见表3
表3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1 2.117 23.525 23.525 2.117 23.525 23.525 2.032 22.580 22.580
2 1.581 17.569 41.094 1.581 17.569 41.094 1.565 17.386 39.965
3 1.098 12.196 53.289 1.098 12.196 53.289 1.199 13.324 53.289
4 .870 9.662 62.951
5 .850 9.442 72.393
6 .729 8.098 80.491
7 .686 7.625 88.116
8 .633 7.029 95.146
9 .437 4.854 100.000
根据表中初始特征值的合计一列大于1的共有三项且这三项的旋转平方和载入百分比共占53.289。所以可将本问卷分为三个因子。根据表4可见,题15、16、17、19、22属于第一个因子,题8、9属于第二个因子,题11、12属于第三个因子。我们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创客教育对创业的影响,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了解创客教育的程度。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是否愿意接触创客教育。
表4旋转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3
16、您认为创客教育对您的创业技能有何影响? .708
15、您认为创客教育对您的创业意识有何影响? .702
17、您认为创业教育对您的创业实践有何影响? .613
19、您是否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 .605 -.155 .170
22、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514 .156
8、您对创客教育了解多少? .876
9、您是否曾接触过创客教育? .866
12、您觉得高校创客教育是否对未来的创业有帮助? .776
11、如果有机会,您愿意选择以创客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或项目吗? .178 .726
4.3样本描述性分析
在下列表中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问卷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47.5%和52.5%,各有249人和275人。问卷反馈对象性别比例大致相同。在年级方面大一为77人,大二126人,大三为137人,大四为50人,硕/博为15人,已工作为119人。其中大三与已经工作的人次最高。大三人群相比于大四人群更加积极运用所学的创客教育应用到实际创业当中,在当中边学边做,并没有大四人群面临工作方式选择的压力。而已工作人群,或多或少已经有了对创业的完整认知,所以对这两类人次调查频率较高。在调查反馈人群中,计划在大学期间或者毕业进行创业的人数只占13.2%,不创业的有44.1%将近占总数的一半,而感到不确定占42.7%,是否可以提出假设,高校创客教育还需进行更深一步的发展,增加对学生创业的影响。最后如果进行创业,选择纯网络创业的占25.4%,选择实体的占37.4%,而选择两者兼顾的占37.2%。在互联网技术与科技创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对于创业的技术要求也在提高,对于网络创业的比例也在提高。高校如何抓住时代潮流,选择创客培养方式也显现的尤为重要。
表5您的性别?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男 249 47.5 47.5 47.5
女 275 52.5 52.5 100.0
合计 524 100.0 100.0
表6您现在的年级?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大一 77 14.7 14.7 14.7
大二 126 24.0 24.0 38.7
大三 137 26.1 26.1 64.9
大四 50 9.5 9.5 74.4
硕/博 15 2.9 2.9 77.3
已工作 119 22.7 22.7 100.0
合计 524 100.0 100.0
表7您是否有计划在大学期间或毕业后创业?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69 13.2 13.2 13.2
否 231 44.1 44.1 57.3
不确定 224 42.7 42.7 100.0
合计 524 100.0 100.0
表8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种经营模式?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网络 133 25.4 25.4 25.4
实体 196 37.4 37.4 62.8
网络与实体结合 195 37.2 37.2 100.0
合计 524 100.0 100.0
4.4.相关行性分析
由表9可知第9题与第10题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且P值<0.01。说明,对创客教育接触的越多,那么对创客教育就越了解。由表10可知,题14与题22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3,P值<0.01。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创客们在高校就读期间,若是接受过良好的高校创客教育,那么认为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与实施的倾向也会加强。由表11可知。题14与题19、29并无太大关联,所以主要研究题19与29之间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6呈正相关,P值<0.01。那么便可以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越是觉得高校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的人,越是希望将高校创客教育分享给周围的其他人。
表9
9、您是否曾接触过创客教育? 8、您对创客教育了解多少?
9、您是否曾接触过创客教育? Pearson 相关性 1 .540**
显著性(双侧) .000
N 524 524
8、您对创客教育了解多少? Pearson 相关性 .540** 1
显著性(双侧) .000
N 524 524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10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22、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Pearson 相关性 1 .223**
显著性(双侧) .000
N 524 524
22、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Pearson 相关性 .223** 1
显著性(双侧) .000
N 524 524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11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19、您是否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 29、您是否愿意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的人?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Pearson 相关性 1 .116** .130**
显著性(双侧) .008 .003
N 524 524 524
19、您是否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 Pearson 相关性 .116** 1 .256**
显著性(双侧) .008 .000
N 524 524 524
29、您是否愿意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的人? Pearson 相关性 .130** .256** 1
显著性(双侧) .003 .000
N 524 524 524
4.5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为验证上一节提出的假设,本节将通过 SPSS对各变量间的影响作用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模型与数据见以下各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的F值为11.993,且P值小于0.001。通过F检验,说明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人与以下的条件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的第12题与第19题的P值<0.001,说明认为高校创客教育对未来创业有帮助、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的,与愿意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人呈显著线性相关。这与在4.4.中本团队所推断的一致。
表12模型汇总
模型 R R 方 调整 R 方 标准 估计的误差
1 .291a .085 .078 .650
a. 预测变量: (常量), 22、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12、您觉得高校创客教育是否对未来的创业有帮助?,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19、您是否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
表13Anovaa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20.274 4 5.068 11.993 .000b
残差 219.335 519 .423
总计 239.609 523
a. 因变量: 29、您是否愿意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的人?
b. 预测变量: (常量), 22、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12、您觉得高校创客教育是否对未来的创业有帮助?,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19、您是否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
表14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901 .114 7.933 .000
12、您觉得高校创客教育是否对未来的创业有帮助? .045 .035 .055 1.306 .192
14、您认为创客教育在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 .068 .035 .084 1.955 .051
19、您是否认为创客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 .147 .029 .224 5.168 .000
22、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加强创客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052 .030 .078 1.753 .080
a. 因变量: 29、您是否愿意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的人?
通过对问卷所反馈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越是在大学期间接触过创客教育的人或了解过高校创客教育的人,越赞同创客教育对学生创业有帮助的观点。并且更加乐意将创客教育分享给身边的人,也希望身边的人能够通过创客教育学习到有关于创业相关的知识。
五、总结与建议
5.1本文总结
高校教育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始终是以“教书育人”为根本性目的。自创客概念、运动引入中国,到如今高校创客教育的慢慢起色。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露出一定的规律性。高校应当积极地探索创客教育的规律性,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在最后演变成适合本校特色的创客教育模式。高校创客教育应该如何在正确的轨道方面发展可概括为高校创客教育“五元论”:学生创客、创客教育课程、创客教育老师、创客空间的建立以及创客教育活动。五个方面紧密联系无法分割,若是缺少其中一项,便不再是创客教育。
学生创客是创客教育的主体,整个高校创客都围绕着学生创客围绕、打造。创客指导老师,是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基本条件。专业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能力的老师是创客教育中的指导者与创客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创客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创客教育的基本方式。新式的创客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实践而非老师“填鸭”式的知识灌注。新鲜的教学方式,将吸引更多的学生往学生创客进行转变,高校创客教育将更好的进行推动。众创空间是学生创客进行创客活动的空间载体。在创客空间中,学生创客们将自身的创新创意通过3D打印技术等进行“造物”活动,完成创意的落地。创客教育活动,是学生创客们,将自己的创意“造物”展现给社会的一种途径,是学生创客将创意进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是将创客推进成创业的重要途径。大学创客教育“五元论”是对大学开展创客教育的一种基本总结,也是对大学开展“五元论”的一种总结。在大学创客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创客教育的发展动向,并对大学创客教育的实践进行总结,从而为我国大学创客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5.2高校创客教育发展建议
高校创客教育的实施与推行,不应当只停留在高校层面。更是应当从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层面进行探索、实施与推行。本团队认为,要想更好的推动高校创客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标准框架的建立,应当发挥高校、企业、政府的能动性,利用各自的优势,帮助学生、青年创客进行创客活动,并且进一步的完成创业目标。
目前,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之间合作的趋势正在不断增强,这种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共享、技术的转化和创新的推动。通过加强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以下是对高校、政府、企业三方的分析:1.高校合作:高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科研实力,而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可以帮助他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高校可以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实践机会和行业洞察,提升创客教育质量和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力。2.政府合作:政府在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项目资助和市场开放等方面的优势,吸引高校和企业参与关键领域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经济的发展。3.企业合作:企业与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可以帮助其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可以获得专业的研发支持和创新思维,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与政府合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动向、拓展市场机会,并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资源。 然而,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仍然存在一些挑战:1.利益平衡:不同 方面的利益往往不完全一致,需要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利益平衡和资源共享,以确保合作的可持续发展。2.信息沟通:三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合作的重要基础,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确保信息流畅和相互信任。3.文化差异:高校、政府和企业在文化、目标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需要克服这些差异,建立合作的共同语言和价值观。
六、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安德森著,萧潇译. 创客:新 工 业 革 命[M].中信出版社,2012
[2]金吾伦.创新的哲学探索[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156
[3][1]庄琪琪. 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8.
[4]马克·哈奇.创客运动[M].杨宁,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5-1
[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院服务设计研究所与英特尔(中国)联合举办创客教育论坛 [EB/OL].[2017-10-14].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ad/2836/2014/20140626151755376280253/20140626151755376280253_.html
[6]宋述强. 传播创客文化推动创客教育:《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发布[EB/OL]. [2016 -05 -20]. http://www.jyb.cn/book/xskd/201603/t20160319_655386.html.
[7]张睿,潘迪,张雨.大学生创客教育平台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6):89-94.
[8]戴秋花,蒋颖.众创空间助力大学生创业续航力提升路径——以“万里笃创”众创空间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2(03):112-116.DOI:10.13777/j.cnki.issn1671-2250.2019.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