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作者

李文静

泾源县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 756400

摘要:随着中餐烹饪行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中餐烹饪专业人才成为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通过结合职业能力标准,可以更好地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践要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餐烹饪;实训教学;职业能力标准;教学模式

引言:中餐烹饪专业是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中餐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环节不足等。

职业能力标准是衡量职业素质的重要依据,它是围绕职业任务和能力要求制定的,既是企业岗位职责的具体衍生,又是行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将职业能力标准引入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践要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职业能力标准的概念和作用

1、职业能力标准的定义

职业能力标准是对特定职业从业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及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规范的文件。它由有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根据相关法规制定,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职业能力标准一般由核心能力要素和扩展要素构成,核心能力要素包括职业素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扩展要素包括知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职业能力标准在中餐烹饪专业中的作用

中餐烹饪是一门高度技术性和实践性的职业,职业能力标准在中餐烹饪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职业能力标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餐烹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职业能力标准可以为中餐烹饪专业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次,职业能力标准可以为中餐烹饪专业评价和认证提供依据,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最后,职业能力标准可以帮助中餐烹饪专业与行业需求保持紧密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

1、实践性强

中餐烹饪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职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学生需要亲自参与烹饪过程,学习刀工、火候等技术。

2、多学科交叉

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餐饮管理学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职业素养培养

中餐烹饪专业除了基本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高其职业素养水平。

4、教学方法多样: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 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中餐烹饪的核心技能和知识,了解相关的职业要求和标准。

2、学生主体性的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技能。

3、应用性的突出: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训活动来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示范教学、实践演练、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5、反馈机制的建立: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表现。

(二)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设计

1、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根据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确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中餐烹饪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实践课程则是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2、设计多样化的实训项目和任务

在实训项目和任务设计上,需要根据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确定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实训项目可以包括实际的中餐制作和服务,如刀工、炒菜、拼盘等;实训任务可以包括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场景,如菜谱设计、食材采购、餐厅运营等。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全面和深入的锻炼。

3、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训等,提高教学的效果和互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设计创新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在评价方式和标准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采用能够全面评价学生实践能

力和素养的方式和标准,包括考核、观察、访谈等多种形式,评价标准可以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创新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子逸.实训建模在中职烹饪实训课中的实践与效果--以"珠海市南屏中学中职烹饪专业的实训教学"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 2014(9):3.

[2] 程礼安.基于微课视角下课堂烹饪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冷菜工艺学》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 2015(9X):2.

[3] 易中新,魏跃胜,李茂顺.传统烹饪实训课堂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油炸肉丸制作"教学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6(1):4.

[4] 范晓鹏.突出职教特色,实现理论,实训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一体化[J].西北职教, 2008(10):1.

[5] 聂海英,余德平,孔焱,等.全员参与、赛证结合、以赛促教——重庆市旅游学校中餐烹饪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