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戏剧治疗的发展与推广

作者

兰青

福州大学 福建福州 350100

摘要:戏剧治疗借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治愈心灵有缺陷的群体。被治疗者接受引导回归自己内心,不加束缚的表达,用以减轻压力、调节情绪、舒缓心情等。其源自古代萨满教,作用与治疗仪式相似,后因理性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解患的方式从求助神明到自我消解。戏剧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已经在逐步进行,在内卷化社会的未来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戏剧治疗;萨满;表演

一、戏剧治疗概述

戏剧治疗是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新模式,强调来访者以戏剧表演为媒介审视自身问题。戏剧治疗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直面并解决精神紊乱,启迪人们的情感和行为[1],它以艺术抽象的方式治愈有心灵、精神缺憾的群体,使他们重新对自我充满信心与渴望。

(一)戏剧治疗的内涵

戏剧,属于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台上的演员按照一定剧本内容,借助周围环境道具,开展一场虚拟的故事展演。治疗,则多被用于医学场景,利用药物或手术消除疾病。二者相加,即用以戏剧表演的形式疗愈患者的心理疾病。

戏剧治疗是使被治疗者重新回归到米德定义的嬉戏阶段,回归本真,运用感知、声音、动作抒发情感。参与者可以通过讲故事、戏剧练习、有目的的即兴表演和表演,反复练习“曾期待发生的行为”,找到生活不同角色之间灵活转变方法,实现他们想要的改变[2]。戏剧疗愈邀请我们重演过往的生命经历,那些真实的戏剧行为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产生实际的影响,带来真实的原谅、和解和勇气。

(二)戏剧治疗的意义

戏剧提供给被治疗者最大的特点是解放,患病者在自由空间放松身心,找到真切渴望。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科学技术的发达、消费经济的诱惑、普遍的教育驯化等等,都使得人在精神和价值观上产生了严重危机[3],产生难以自洽的情绪左右正常生活。戏剧治疗更像是一场浓缩的生命故事,来访者通过表演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4]。

人类要做自己的时候,最不像自己。当你给他一个面具,他便诉尽真言[5]。受于外界环境与各种身份的限制,大家常与自身意愿相悖,按照期望所规定行事,难免在受尽委屈时压抑难耐。假若长期处于被压抑的持续紧张和焦虑状态,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就会渐渐减弱以致于丧失,从而引发诸多问题。戏剧治疗的意义如同社会安全阀,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

一、戏剧治疗的演变

(一)萨满教概述

萨满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认为宇宙万物、人世祸福皆由鬼神主宰,神灵赐福、鬼魔布祸,萨满神为本族消灾求福。人们将群体或个体的心智失衡与信仰相联系,当承受精神苦难时,会选择请求萨满来为自己解决困惑。萨满文化产生了相应疾病观念的诊断知识,形塑了应对各类心智失衡的治疗仪式。

其中主持仪式的巫师经过服化扮演他人、鬼神或者动物,按照预定的台词和动作驱逐妖魔、安抚神灵,与现在戏剧中的演员不无差别。萨满教将主观愿望当作实在对象,使人相信各种实在现象之间的非现实联系,认为事件可被仪式的虚拟行为所改变[6],进而满足人们想象中痛苦被减轻、弱点被克服的愿望,实现仪式治疗的功效。

(二)戏剧治疗与萨满教的比较与异同

戏剧治疗与萨满仪式治疗的形态非常接近。第一,它们有相似的治疗性表演结构,被治疗者与治疗者进行角色扮演。第二,它们的表演空间都是具有转化性的阈限空间,被治疗者从失序混乱净化到清晰有序的状态中。第三,它们的表演空间都是观演互动的开放空间,治疗者与被治疗者同时参与到治疗性表演历程中。戏剧治疗秉承着萨满中治疗仪式的净化功能,治疗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不同点在于萨满教扮演虚拟,戏剧治疗探索真实。萨满教中病人被动参与到表演中,不加思考的接受萨满施加的影响或指示,听其指挥操作,祈求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戏剧治疗则是被治疗者在治疗师的指引下,主动回归自身,将内心世界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出来, 并以假想的角色来转化现实自我。戏剧治疗中的被治疗者取代了仪式中萨满的位置,成为了一名主动的表演者,进行自我疗愈。

(三)更加理性的当代社会

萨满到戏剧治疗的转变,最大的特点是人不再依赖于神灵,而转为发掘内在精神力量,成为自己的治疗师。神灵到科学的转变也是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表现,技术的发展使得以往一些奇特的现象逐渐能够被解释,万物有灵论逐渐被科学主义替代,当代社会更加理性。

二、戏剧治疗的应用

戏剧治疗在国内发展并不非常广泛,主要还是应用于智障困难群体。其中也安排公益交流活动,逐步推广戏剧治疗方法。除了病患疗愈,戏剧治疗也可作为平常人的一种解压方式,在紧张快速的生活中放松。

(一)慈善治疗自闭症儿童案例

北京蓬蒿剧场在2023.4.2世界孤独症日这天开展了一次艺术治疗公益交流会活动,主要内容是向健康群体展示自闭症儿童的真实面貌以及戏剧治疗的具体课程样貌。薛佳老师教导孩子们以身体为媒介,引导孩子对内心感受和外部世界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孩子们经由指导逐渐实现看见与被看见的可能,与他所面向的世界产生联系与沟通。

自闭症孩子的感官比常人更敏感,地铁的轰隆声、飞机上出现的耳鸣等都会使他们十分难受,从而出现应激反应。其他乘客表现出的不理解甚至负面情绪,更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自闭症儿童戏剧治疗课程使观众感受孤独症孩子和发育迟缓孩子生命的律动,倾听孩子、家长与志愿者的声音,了解艺术治疗与心智障碍群体之间的关系。接触与交流是打破隔阂的最佳方式,这既是对患者病情的慈善治疗也是对普罗大众的慈善教导,学会尊重、理解与接纳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二)商业化治疗课程案例

现戏剧工作坊已开展戏剧治疗课程进行售卖,提供发泄解压空间,给予放松指导。福州小墨儿戏剧教育有多种课程形式。其一,种子的旅行,参与者们回归到如同种子一般的初生时刻,重新自由、流动、喜悦的生长。其二,一人一故事剧场,每一个人诉说自己的声音,参与者们在相同中找到共鸣,在差异中体验尊重与接纳。其三,沉浸式戏剧,观众与演员共处同一舞台,从旁观者转为入局人,奇特体验。

戏剧治疗可以让参与者用戏剧的方式更放松的接受新体验,塑造角色,让参与者更有想象力地思考自身和他们深处的周遭环境,给予他们自由的感觉并重来一次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观察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等等,以便之后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应对。

三、结论与讨论

当代理性社会的快速发展可能使得当代人群的精神压力剧增,竞争的激烈使得内卷化越来越严重,身体上的疾病可由科学技术治愈,心灵上的疾病还需另一种方法消解,戏剧治疗等艺术治疗方法在未来可能会更受重视并会被持续研究与应用。

作者简介:兰青,女,汉,北京市西城区,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学

参考文献:

[1]多洛丝·兰格丽.戏剧疗法[M].游振声,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2]王立皓.戏剧治疗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提升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B),2016,37(03):64-67.

[3]郝薇莉.从古老治疗仪式到当代戏剧治疗[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No.272(01):106-112.

[4]林怡璇.艺术治疗师也是艺术创造者——谈戏剧治疗师的专业性[J].台湾戏剧学刊,2008(4):17-29.

[5]Richard Ellmann, Oscar Wilde;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1969:389.

[6]郝薇莉.仪式治疗与当代探索戏剧[J].四川戏剧,2013,No.154(04):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