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陈江羊

黔西市自然资源局中级职称551500

【摘要】城市规划是促进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对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现阶段,由于存在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不相适应、环境污染、规划管理保障机制等问题,使得城市规划的合理建设面临阻碍,对人们的生活品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文章基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问题;对策

1城市规划建设的意义

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与实施的过程,城市规划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1.1能够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是国家的窗口,其品质建设对人们的城市印象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做好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能够让该城市更加宜居、宜游、宜业,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1.2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常见的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推进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能够有效改善这些困境,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1.3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城市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地规划城市社区设施,对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包括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医疗设施等城市设施,既能够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还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幸福感。

2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城市功能布局上和执行力度上的不适应。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但由于时代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城市规划实施速度远远比不上时代变化速度,所以在具体的实施中,城市规划建设就显得陈旧过时,与实际发展相脱节。功能布局上,有的城市规划在制定过程中更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文环境等其他方面的规划,导致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的执行力度上,有的城市虽然有着相对完善的建设规划,但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无法达到规划的预期效果。

2.2环境问题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环境承载能力的认识不足,导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消耗过大,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比如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自然植被破坏,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威胁。另外,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垃圾处理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污染加重,垃圾处理难题等问题逐渐凸显,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城市规划建设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很容易忽视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这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完善的行政保障体系是确保城市规划建设有序实施的关键。但就目前的情况分析, 大部分城市缺乏合理完善的保障机制建设,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既影响了城市规划建设质量, 也降低了有关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在迅速发展中还面临着其他问题,如利益冲突问题,比如开发商、居民、政府等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问题,容易导致决策难度增加。

3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加强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的衔接

一是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即能够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人们的居住需求,进行合理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规划;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科学确定城市的发展的重点任务,使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更为贴近。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城市规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保持规划与实际发展的一致性,规划部门要密切关注城市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规划内容,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二是加强城市规划的监督。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城市建设取得良好效果。以公共建筑为例,在进行公共建筑屋顶改造时,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为标准进行施工,二是要确保原有建筑功能是完整的,在施工时,要加强先进技术应用,从施工材料和方法使用上保证屋面的美观和实用性。

3.2加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规划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应进行专业的环境承受力研究,拉开与可承受极限的距离,尽可能的避免城市规划建设对环境产生影响。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工作,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只有生态均衡,人类才能生存得更持久。

3.3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城市规划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如果只由政府或者行业人员来制定规划,可能容易忽视居民的需求,导致规划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引发社会矛盾。而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可以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规划建设中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规划更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缓解社会矛盾。对此,一是要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建设的相关信息。二是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参与意识。三是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公众建议,对规划进行调整,以增强规划的民意性。

结语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是提高城市形象、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不适应、环境影响、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加强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公众参与机制等方式予以改善,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向着人性化、科学民主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项松林,李睿.智慧城市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04):67-72.DOI:10.13831/j.cnki.issn.1672-8254.2023.04.011.

[2]吴澜.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7):129-131.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2.09.034.

[3]张奕.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