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郭秋桂

资阳市人民医院 邮编: 641300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立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公立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效能、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基层医院为视角,从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和科技档案三个方面,探讨了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剖析与策略提出,旨在为公立医院档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向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档案管理;高质量发展;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

引言: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使命。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公立医院档案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档案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利用不充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研究将从基层医院的角度出发,结合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和科技档案的实际管理情况,探讨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为医院档案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价值与挑战

(一)档案管理的价值体现

公立医院档案管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档案如同一面镜子,真实映照出医院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轨迹,记录了医院的重大事件与里程碑,是医院文化传承与精神弘扬的宝贵财富。通过档案,我们可以追溯医院的起源,感受医院的发展脉搏,从而激发医护人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档案也是医院管理决策的基石。它们承载着医院运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与经验,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无论是战略规划的制定,还是日常管理的优化,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撑。在业务层面,档案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守护者。它们详细记录了每一次医疗活动,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档案也是医院科研与教学的宝贵资源。它们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助力医学研究的深入;也为教学提供了真实案例,促进了医学人才的培养。

(二)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公立医院档案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疗业务的持续扩展,导致医院档案的数量激增且种类多样,这无疑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庞大的档案体系中,确保每一份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也成为制约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人员培训不足或经验欠缺,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处理复杂档案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也可能导致档案信息的丢失或错误。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确保档案信息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或被恶意利用,成为公立医院档案管理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探索

(一)文书档案的管理实践

文书档案是医院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报告、决议等文字材料的总称。基层医院在文书档案管理上,首要任务是加强档案收集工作,确保各类文件、报告、决议等文字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每一份档案都能被及时、准确地归档。规范档案整理流程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关键。基层医院应制定明确的档案整理标准和流程,确保档案整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通过科学的分类、编码和装订,使档案更加易于存储和检索。同时加强档案利用服务也是提升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某基层医院通过建立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的快速检索和高效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还为医院各部门和广大职工提供了便捷的档案查询和利用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医院的日常运营和决策制定。

(二)业务档案的管理实践

业务档案是医院在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记录材料的总称。建立科学的业务档案分类体系是基础。通过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记录材料进行细致分类和编码,可以确保档案的条理清晰,便于查找和利用。这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也为医院内部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加强档案整理工作同样重要。基层医院应定期对业务档案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这包括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去除冗余信息,以及按照既定标准对档案进行格式化处理,使其更加易于存储和检索。此外基层医院在业务档案管理中,应积极寻求档案的利用和共享之道。通过建立业务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医院内部各部门可以实时访问和共享关键业务信息,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了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与业务协同。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重复劳动,还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患者因此能够享受到更加流畅、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医院的整体运营也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三)科技档案的管理实践

科技档案是医院在科研、教学、技术创新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技术资料的总称。在科技档案管理上,基层医院需首先强化收集工作,确保每一项科研、教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所形成的资料都能被完整、准确地归档。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紧密合作,及时跟进每一项活动的进展,确保资料的实时完整收集,并及时归档。其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科技档案归档码对医院科技档案进行管理。合理的分类和编码体系是提升科技档案管理效率的关键,这样便于医院内部人员快速检索和利用,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基层医院应积极探索科技档案的利用和转化途径。例如某基层医院通过建立科技档案成果转化机制,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技术,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还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这种转化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了医院科研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三、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档案管理新理念

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大档案”理念强调将医院各类档案纳入统一管理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对传统文书、业务和科技档案的整合,更意味着对医院各类信息资源的全面管理和高效利用。通过将各类档案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医院的决策、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其次“服务”理念要求将档案管理作为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应深入了解医院各部门和广大职工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档案服务,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价值。“创新”理念则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如数字化管理、智能检索等,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向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为了加强这一队伍建设,公立医院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招聘和培训等方式,引进和培养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迅速适应医院档案管理的需求,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对于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档案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医院档案管理的特殊要求和规范。

此外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晋升机会等,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为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构建档案管理与医院业务融合机制

公立医院档案管理与医院业务的深度融合,是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在实际操作中,档案管理应成为医院业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业务发展紧密相连、同步推进。这不仅确保了档案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更为档案管理服务于医院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档案管理部门需与医院业务部门建立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共同探索档案管理与医院业务融合的新模式。通过深入了解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档案管理部门能够针对性地提供档案服务,满足业务部门在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需求,为医院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特别是将档案管理与医疗质量管理相结合,将档案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的范畴,可以充分利用医疗档案资源,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的价值,也推动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束语:公立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高效运行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管理效能、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至关重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需革新档案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不容忽视。一支专业、高效的档案管理团队,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公立医院应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还需积极探索档案管理与医院业务的深度融合机制,实现档案管理与医院各项业务的无缝对接,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向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方向发展。展望未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公立医院档案管理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为此,们应持续关注档案管理的新问题、新趋势和新方法,为公立医院档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医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诚诚,刘腾.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档案,2024,(04):109-111.

[2]刘邦国.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J].  2021.

[3]伍勇.高质量发展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途径和对策[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