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面临的挑战、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余潘涛 廖健强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

作者简介:姓名:余潘涛(2003-),性别:男,民族:瑶族,籍贯:广西桂林,学历:本科

姓名:廖健强(2002-),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广西防城港,学历:本科,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

基金项目:2022 年度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木与我’木艺工艺坊”(S202210608016S)研究成果

摘要:在机械化生产浪潮的推动下,传统手工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尤其是对于木艺手工坊的管理与转型,这一变革显得尤为关键。当前,众多成熟的机械技术已逐步与手工木艺实现融合,然而,在融合转型的过程中,木艺手工坊亦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鉴本文立足于机械化生产背景,深入剖析木艺工坊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等,以期助力传统木艺手工坊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下实现稳健发展。

关键词:机械化生产环境 木艺手工坊 创新发展

一、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面临的挑战

(一)机械化生产环境和木艺手工坊互动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机械化生产环境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机械化生产环境与木艺手工坊的内在联系是两者之间密切联系,既有相互间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反作用;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正确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当代木艺手工坊的持续健康,积极发展。

1.木艺手工坊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下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木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代木艺手工坊传承我国悠久的木工艺文化,践行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让更多爱好者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的力量。作为木制产品制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中也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1)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木艺手工因其历史悠久,技艺独特而源远流长。中国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已有木雕品。历经朝代的变迁,木艺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久不衰,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即木艺手工坊,也成了木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了东阳、乐清、福建、广东、中原等五大工艺风格独特的流派[1]。木艺手工坊生产的木艺制品都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房屋建筑、出行车马到饮食家具都是不同工匠的心血结晶,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2)满足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艺术鉴赏的水平和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许多消费者追求独特的商品。木艺手工坊相较于机械化工坊而言,更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这一需求,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木材、设计和尺寸,定制出独一无二的木艺产品[1]。这种个性化定制的能力是木艺手工坊所独有的,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提供发展平台,促进就业

一般来说,木艺手工坊的规模较小,通常只有数十至数百平方米,工匠的数量也较少,一般在5人以下,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使得木艺手工坊能够保持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这种灵活性为当今时代的流动就业趋势提供的平台[2]。同时,木艺手工坊传授的是中国千年以来独特的木艺技术与文化精髓,对于就业者而言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环境下,掌握一门传统技艺有助于扩展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扩大,带动着木艺手工产品市场的扩大,从而木艺手工坊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就业。

(二)机械化生产环境对木艺手工坊的积极作用

机械化生产环境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具有高精度加工能力的生产设备在促进木艺手工坊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1)提高木艺手工坊的生产效率

机械生产设备具备高速、高效的特点,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木艺制品的加工和生产,提高木艺手工坊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性能机械生产设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2)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机械化生产环境对木艺手工坊的产品质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备高精度的加工能力的机械生产设备能够实现对木材进行精细加工和雕刻,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水平和细节表现能力,同时还会极大地降低时间成本,这使得木艺手工坊能够利用较短时间更加高效的生产出更加精美和高品质的木艺制品,进而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3]。

(3)激发木艺手工坊的创新能力

从市场创新需求角度看,机械生产设备具备更高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这为木艺手工坊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和销售机会,激发了创新的动力,同时也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可行性条件,使得木艺手工坊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产品创新和开发,推出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木艺制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从机械技术支持可行性角度看,机械生产设备为木艺手工坊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支持。机械生产设备具备更强大的加工能力和技术操作,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木艺制品加工和生产。同时,高级化的机械设备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木艺手工坊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提供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

第一,机械化生产为木艺手工坊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机械化生产可以为木艺手工坊提供稳定的订单来源,使手工坊不再依赖于偶尔的零散订单。进一步而言,机械化生产也使木艺手工坊能够更好地与大型企业、品牌和电商平台等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和推广产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手工坊的市场份额,还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第二,机械化生产为木艺手工坊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手工制作逐渐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而机械化生产则为木艺手工坊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可能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加独特、个性化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二、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的问题

1.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

木艺手工坊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工作场地的大小和工匠的数量。一般来说,木艺手工坊的规模较小,通常只有数十至数百平方米,配备有基本的木工工具和设备。工匠的数量也较少,一般在5人以下。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使得木艺手工坊难以进行数量庞大的木艺产品以及空间庞大的木艺产品的生产,这方面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小规模小场地的木艺木工坊存在分布散落,市场占有率极低的特点。

2.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能力不足

木艺手工坊的经营模式多样,主要分为两种:批量定制和个性化定制,但都存在不足之处。

其一,批量定制耗时长。木艺手工坊可以接受批量定制的订单,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这种经营模式适用于需要大量相似产品的场景,如餐厅、咖啡馆等。木艺手工坊通过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木艺手工坊的木工工具主要以小型器具为主,存在产品的批量生产耗时长且数量不足的缺点。

其二,个性化定制创新能力不足。木艺手工坊也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设计和制作。这种经营模式适用于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的顾客,如家居装饰、礼品定制等领域。木艺手工坊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系列的条件都要求工匠们掌握精细的工艺处理,使产品更加精致、美观,并展现出高超的木工技巧。但现今高级工匠人数甚少,且设计的产品都以传承技艺为主,新旧工匠技艺存在断层现象,而且在产品设计时难以结合现代化元素创新设计,个性化的定制创新能力稍弱。

3.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面临材料选择、技术传承和生产者主观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困难,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1)材料选择限制。机械化生产往往使用标准化的原材料,而木艺手工坊注重使用高品质的木材和其他原材料。然而,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下,难以满足木艺手工坊对特殊木材和材料的需求,导致产品的材料质量无法保证。

(2)技术传承和培训不足。机械化生产环境依赖机器和设备进行生产,而木艺手工坊的产品制作通常需要熟练的手工技巧和经验。然而当代技艺传承的新鲜血液供给不足,缺乏对木艺技术的传承和培训,导致木艺手工坊的技术人才供给不足,难以保证产品的制作质量。

(3)生产者主观因素。相较于机械化生产,木艺手工坊的生产过程较为繁琐,手工制作耗时较长,人员较少,导致生产能力有限。手工生产经常会受到手工艺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审美水平、技术水平、爱好倾向等主观条件都会导致手工木艺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的陈旧,缺乏创新精神

在当今高度机械化的生产环境下,许多木艺手工坊仍然坚守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因循守旧,只注重技艺的传承,却忽略了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心理的转变,缺乏创新意识和现代化管理的思维,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新产品的能力。这种故步自封的态度和理念,使得木艺手工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不仅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也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对于那些寻求创新和突破的手工艺人来说,现代化管理思维和技术的应用,以及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4]。

2.生产方式还多以手工为主

尽管机械化生产已经非常普遍,但一些木艺手工坊因资金和资源有限的原因仍然使用老旧的手工工具和机械设备,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和品质的稳定性,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能力,但这些手工坊往往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难以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升级。

3.专门人才缺乏

熟练的专门人才在木艺手工制作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具备高超的手工制作技艺,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同时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能够为整个制作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些专门人才的存在对于提高制作技艺和品质的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木艺手工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相应的技艺,行业待遇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推广和保护措施,目前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出现木艺手工制作专门人才数量却越来越少,许多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四、机械化生产环境下促进木艺手工坊发展的对策建议

机械化环境下木艺手工艺的发展举步维艰,但是木艺手工作为传承了千年的中国工艺文化有其独特艺术价值和魅力价值。根据木艺手工坊现存问题与其独特优势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1.人才培养,保障可持续发展

第一,培养具有数字化技术和创意设计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应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进行木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他们需要熟悉CAD和CAM软件,并具备创意设计的能力,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第二,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推动木艺手工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三,培养具有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协作,以实现高效地生产和创新。因此,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木艺手工坊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2.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其一,数字化创新将推动木艺手工坊的自动化生产。通过便捷式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木艺手工坊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减少人力投入并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使用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快地创建复杂的木制家具设计,并通过CAM系统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产品[5]。手工与自动化相结合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其二,木艺手工坊应该注重创新设计[6]。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和独具匠心的设计创新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木艺手工坊可以与设计师和艺术家展开紧密的合作,共同开展联合设计活动,研发出独特的产品系列[6]。提升木艺手工坊的品牌形象,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其三,加强数字化创新与设计创新相结合。通过创建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渠道,木艺手工坊与其客户可以建立更加密切的沟通机制。客户可以在线平台提交其定制需求和设计建议,木艺手工坊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从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3.市场开拓,提升产品知名度

从产品生产角度,要强化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执行,提升木艺手工坊的生产质量与安全性,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培育,增强木艺手工坊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产品设计角度,必须加强与设计师、艺术家、学院等的协作,以提升木艺手工坊的设计与创意水平。

从产品销售角度,为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品质,需要进一步强化与供应链的协同和合作。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更高的利润增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木艺手工坊需要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对木艺手工坊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和形象,打造特色上市品牌,才能保证木艺手工坊持续健康的发展

结语

本研究致力于深入剖析机械化生产背景下,传统木艺手工坊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推动其向现代化转型。通过系统的实地调查与访谈,我们深入探讨了机械化生产环境下木艺手工坊存在问题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不仅为传统木艺手工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木艺手工坊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蓉.木语舍木工坊营销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2.DOI:10.27455/d.cnki.gycmc.2022.000933.

[2]张运杰.基于体验经济视域的木艺馆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3.DOI:10.27159/d.cnki.ghzsu.2023.000383.

[3]曹海洋.基于传统木作技艺的当代木艺文创产品设计[J].丝网印刷,2022,(19):13-15.

[4]李静宜.山东曹县桐杨木工艺产业创新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3.DOI:10.27789/d.cnki.gsdgy.2023.000084.

[5]吴楠.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21,38(11):146.DOI:10.13841/j.cnki.jxsj.2021.11.028.

[6]杨晓春,韩维生.陕西传统木艺制品的传承与创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03):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