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中的名词性替代汉英对比分析
邹美玲
新疆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替代是语篇衔接的常用语法手段,能避免重复,提升语言经济性。本文对比分析汉英名词性替代的条件、方式及差异,并探讨其成因,以深入探究汉英衔接手段中的名词性替代现象。
关键词:汉英对比;语篇衔接;名词性替代;语言特点
语篇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其连贯流畅对信息传递与理解至关重要。衔接手段在语篇构建中核心,其中替代作为关键语法手段,能有效避重、提效、增连贯。汉语与英语在替代使用上各具特色,本文聚焦名词性替代,对比分析汉英语篇中的替代现象。理论依据为韩礼德语篇衔接理论,特别是名词性替代在语篇衔接中的功能,探讨汉英名词性替代方式的异同及成因。鉴于省略可视为未出现的替代成分(“零替代”),本文亦将其归为替代类型进行阐述。
一、one、ones、some及the same
one、ones、some和the same等名词性替代词在英语中用的比较多,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汉语中常用“的”和“者”对应英语的“one”和“ones”,有时也适用于“the same”。如:
[1a] I had a hamburger and fries.Oh, I had the same.
[1b]我吃了一个汉堡包和炸薯条。哦我也是一样的。
[2a] I ordered a latte. I'll have the same.
[2b]我点了拿铁。我要同样的。
[3a]My trusty sword in its leather sheath (the very one with which I vanquished the Dark Knight), 30 ounces.
[3b]我信任的剑,在皮鞘里(就是我击败黑暗骑士的那把剑),30盎司。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英语中名词性替代词有曲折变化,如单复数等形式,尤以one、ones最为常见,汉语中则没有。
例1a中,the same替代前句中的 a hamburger and fries并且被翻译为“的”,在文中表单数意义。以上例子中将名词性替代词译为“的”的情况都有出现,汉语中,“的”字功能强大,能单一表达英语名词的单复数意义,体现了英汉名词性替代词在形态变化上的不同。汉语常通过“的”字结构或重复成分实现上下文衔接,使表达简洁。此省略原词、以“的”字结构或重复量词替代的用法,等同于汉语名词性替代。
例3a还显示,the same与trusty sword指的都是同一样物体,即击败黑暗骑士的那把剑,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同体关系。而the same在作名词性替代词时,还存在另一种非同体情况。例如2a例中,the same与latte不是一件东西,是不同体的,即不是同一杯拿铁,但是同类。这种情况可以从转喻的角度解释,名词性替代的这种关系就是转喻中的一种情况(徐蕾,2011)。如: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250 skilled hands at work in his repair garage.
他的维修厂大概有250名熟练的工人在工作。上例用workers工人身体的一部分hands手替代整体,用最少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充分体现了经济最大化原则。
二、指示代词that和this的替代分析
指示代词that通常指时间和空间上较远的人或事物,指示代词this通常指时间和空间上较近的人或事物,有时他们还可以替代整个句子。对应汉语,通常翻译为“那个、这个”。
[4a]Emotional intelligence should not be seen as merely a collection of feelings, as it is profoundly richer than that.
[4b]情商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是感情的集合,因为它比这个要丰富得多。
[5a]They executed that renowned drama.
[5b]他们上演了这个著名的话剧.
指称别人说的话或提到的事情,英语一般用that,而汉语则倾向于用“这”,英语较多运用远指替代词that,汉语则习惯用近指替代词“这”。并且在英语里,远指的使用频率要比近指高,汉语反之。且在英语中,that还可被用来引导从句,使用频率就更高了。
此外,英语还有一个中性替代词the,可以对应汉语的“这”或“那”,汉语中没有。
[6a]Indeed, it was a minor skirmish between the youthful damsel and the older adversary, with the latter ultimately succumbing to defeat.(中性)
[6b]事实上,这是年轻少女和年老对手之间的一场小冲突,失败的最终是那老的。
英语中还有另一个中性替代词it。
[7a]I would prefer to accomplish it at this moment.
[7b]我宁愿在这个时候完成它。
英汉语中指示代词的功能使用频率差异显著。英语中,远指代词that的使用频率(第7常用词)远高于近指代词this(第22常用词),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相反,在汉语中,近指代词“这”的使用频率是远指代词“那”的两倍以上,呈现近指趋势。因此,英语倾向远指,汉语倾向近指。(秦洪武、王克非,2010)。
三、关系代词which的替代分析
英语造句使用各种方式的联系词、分句或从句,which就是在英文中最常用的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起到了替代(主要是名词性替代)和引导作用,并有着很大的衔接功能。例如:
[8a]The book, which I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contains several chapters which discuss ancient civilizations, which are fascinating topics which have always piqued my interest.
[8b]这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借来的,它里面有几章讨论了古代文明,这些都是令人着迷的话题,总是引起我的兴趣。
上例中出现了四个关系代词which,这是英语的奇妙之处结构非常严谨。汉语相较于英语,意合为主的语言就就显得不那么严谨了。对比例8a和8b可以看出,前者仅用一句话表达全部信息,而译文翻译成了四个小句,充分体现汉语惯用短句、英语惯用长句的特点。
本文聚焦于语篇衔接中的语法衔接,特别是名词性替代手段。通过对汉英语篇中名词性替代词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种语言在表达逻辑和篇章组织上的差异与共性。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英表达方式和思维特点,提升二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龚逸,倪锦诚,.《名利场》英汉版本中名词性替代对比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0,(02):83-85+100.
[2]徐蕾,宋艳萍,吴泓颖.基于转喻和替代的关系谈语篇衔接功能[J].教学与管理,2011: 95-96.
[3]李婷.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湖南大学,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