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途径的多样化分析

作者

李占国

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小学 130213

摘要:德育管理作为小学教学管理的核心构成内容,在培养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德育管理的必要性,将提升德育渗透有效性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可行的德育管理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进而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多样化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管理;多样化管理途径

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接连出现,这不仅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而且也为学校与教师的教师育人指明了前进道路。目前,我国明确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要求小学教师重点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此相关教育人员应通过多样化手段进行德育管理,充分发挥出德育工作的功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为他们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想理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教育中科学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更多潜在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进而促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具备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因此,无论是小学学校还是授课教师,均应当积极转变以往的唯分数论教学思想,充分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为学生营造优良德育氛围的基础上,还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德育管理方法,以对学生的三观及品行进行有效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日常生活与知识学习中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真正成长发展成一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多样化开展路径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德育校园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言行举止、思想理念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为真正实现理想的德育管理目标,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小学学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良好校园环境所为学生品德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而不断优化与完善校园环境,让学生身处在浓厚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渗透。具体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依据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建立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文化墙,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学校德育环境的构建,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德育教育,形成对世界、对教师、对事物以及对同学的正确认知。其中,在设计校园文化墙时,可以依托于小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绘画、动漫人物等趣味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建立,使学生充分理解文化墙所想表达的意思,进而为学生带来正面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二,定期开展以尊老爱幼、争做文明小学生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来使学生在其内心埋下一颗关爱他人的种子,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爱心爱护他人。通过上述方式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助推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二)设计丰富的教育内容

小学教师作为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在德育教育环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丰富与优化德育教育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德育管理效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同时,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大部分教师均习惯于应用“填鸭式”、“一刀切”等教学法进行知识的讲解,虽然这可以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但却极易让学生萌生抗拒情绪,这则对德育教育的灵活渗透极为不利。为此,身为小学教师,应当采用更为生动、灵活的方式方法开展德育管理,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之中,如此方可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显著提升德育渗透效果。

例如,小学教师应依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性格特点,设计一些感兴趣且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道德观念教育,使学生在兴趣的直接作用下,更好地接收、掌握及应用相关知识。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等一系列趣味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德育管理效果。比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重阳节的来源,并让学生明确重阳节的意义,当学生对其有一个充分理解以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养老院进行实践活动,为园所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提供帮助,如此便可让学生形成尊敬老人的思想理念。另外,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借此加强学生对活动的体验,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树立榜样作用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德育榜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渗透效果。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开展优秀班级、评选优秀学生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榜样所带给自己的力量,如此便可促使学生在后续的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中不断上进[3]。同时,学校还要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主题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与行为准则。在此环节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进步较为明显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一定鼓励,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进而更加主动的进行自我提升。

例如,在德育管理工作开展中,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认真观察,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应在所有学生面前对其提出表扬,并为其发放一定奖励,让学生可以正确意识到优良行为习惯所得到的赞扬,进而在其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自我管理。另外,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相对较强,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榜样作用,以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中,科学开展德育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其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为学生后续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位教师均应做好德育渗透工作,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明辨是非能力,能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抵制不良思想对他们所带来的危害,如此便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秋梅.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方法[J].第二课堂(D),2023,(09):72-73.

[2]叶蕴仪.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初探[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74.

[3]黄琼钊.让爱成为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浅谈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J].小学时代,2020,(1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