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

邓相磊

赤峰金通铜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关系到工厂的正常生产,是工厂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和科技环境之下,设备电气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工厂设备的维护难度加大,且部分电气设备没有得到良好维护,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管理和维护时,应当充分考虑安全问题,避免相关事故发生,这进一步加大了工厂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难度。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在工厂生产中所应用到的电气设备种类和规格繁多,工厂生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电气设备都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一定的故障问题,再加之人员操作不当以及维护管理的不到位,就会进一步加剧电力安全的隐患,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检修和保养,才能够保证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1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原则

1.1以正确的顺序进行维修管理工作

在工厂电气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顺序进行,保证相关工作内容处于有序推进的状态。首先,在发现相关设备故障时,工作人员不应立刻拆卸设备。工厂电气设备结构复杂,精密程度高,在拆卸设备之前需要询问对设备熟悉的人,了解当前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在明确相应的维修保养规范后,再展开拆卸维修工作。同时,为了保证拆卸维修的正确性,在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设备设计图纸进行。其次,工厂电气设备故障往往与设备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设备维修时,为了明确当前环境是否对电气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电气工程人员应当先从设备外部入手,对设备表面的裂痕、缺损等进行清晰地掌握,并据此推断环境可能对当前设备故障造成的影响。在了解设备外部存在问题后,为更充分地掌握设备故障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调阅设备的维修历史、使用年限等资料,大致划定设备故障范围。在获得充足的外部资料后,相关人员可以对设备进行拆卸维修,以及实施保养工作。但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拆卸设备时,应当对周围环境进行良好地维护,保证维修保养工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以免发生误诊现象,并对设备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1.2以统一和安全的原则进行相应的工作

工厂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需要在统一及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首先,统一原则就是要针对相关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形成上下一致的工作状态,在部分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地调动相关管理部门和维修人员,以相互配合的方式分解工厂生产压力,为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在进行工作分配时,必须坚持有序、有效的工作准则,防止由于部分设备的停机,导致整个工厂生产停滞。在统一原则指导下,能够帮助工厂尽可能地降低由于设备故障而产生的损失,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和完成维护保养,让电气设备快速重新投入生产。其次,统一原则要保证维修保养的质量。在进行维修保养时,形成上下一致的维修保养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应的标准进行充分贯彻,让整个维修保养工作以明确的目的展开,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维修保养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2工厂中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三相不平衡问题是电气设备运行方面的一大问题。确切的说,电气设备其驱动能源是电力,现时期电气设备结构构成主要是三相式电机,在正常情况下,三相交流电所供应的频率和振幅是相同的,并且是相位差在120°的电力,这种情况下的电力称为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电阻和电流所形成的热量都是相同的,为此可以确定这时的电气设备其运行状态是平稳安全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如想确保运行状态的理想化是非常困难的,相不平衡的问题是一种常见性问题,任一相出现失衡,均都会产生电阻热量超标及烧毁的情况。

2.2接触不良的问题

接触不良的问题,是电气设备安装的问题。在长期运行下,电气设备会出现碰撞和震动的外力,为此会使设备中的元件发生破损或是掉落,由此会造成电气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问题具体可以划分成四类:①安装过程时所造成的接触不良,如螺丝未拧好或是底座位置的不稳定等;②长期运行所形成的接触不良,从开始使用便已形成了损耗,直至设备完全无法使用为止,在接头位置处会产生损耗、短路、腐蚀和松动,这些都会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出现;③电气设备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接触不良,如在生产中,形成较大冲击,会严重至使内部产生破损。

2.3过热和腐蚀类的问题

无论是何种电气设备均都会在长期的使用中产生发热的情况,当发热超过标准的时候,一定会导致设备的破损,除对非正常发热进行防治以外,还需提升散热性能。在此同时,电气设备发生腐蚀也是种常见性问题,工厂中的环境都比较潮湿,并且温度都非常高,所以较易发生腐蚀。

3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3.1健全和完善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

工厂要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健全和完善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是基础,通过制度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约束,能够切实提升电气设备管理质量和水平。首先,工厂要建立电气设备巡检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故障检修人员按照常规巡查和周期性全面检修的原则,做好日常和定期的设备检查工作。同时明确有关的巡视和检修的标准和流程,做好有关的数据记录,完成检修表格的填写和签字确认。其次,工厂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责任机制,维护与管理人员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具有相应的主体责任,有权利并且有义务来做好有关电气设备操作指导培训和定期的检修工作,一旦发生相应的故障问题,就要进行责任溯源。最后,工厂要健全相应的交接班制度,为提升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设置多个不同的班组,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来开展工作,保证相关数据的全面和真实记录。

3.2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与保养计划

工厂要提升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水平,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与保养计划。首先从检修管理上来看,要格外重视对电器设备零部件的检修,及时更换老化和磨损的零部件,并做好记录。同时在进行电气设备采购时,在电气设备进场前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试运行和零部件检修,以保证电气设备的进场质量,尽可能减少后期维护和管理的难度。其次是从电气设备的保养上来看,为了有效的提升电气设备的各项性能,保证其稳定且安全的运转,就要做好日常保养和季节性保养。维护与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对电气设备进行除尘,同时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采取必要的防寒、防潮以及保暖等的措施来加以防护,尽可能减少外部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3.3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维护管理水平

工厂要做好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减少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故障问题是关键。首先从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来看,工厂要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学习,包括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电气设备的操作使用规范以及有关的操作技能等,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是从维护管理人员来看,要提高维护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以及管理能力,维护与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具备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能够协调好各个车间、部门来开展相关的停电维护与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工厂要切实提升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就要从制度、方法以及人员等各个方面入手,实现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改进,提高设备维护与管理水平,为工厂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发刚.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特点及管理方法[J].大众标准化,2020(21):191-192.

[2]李鹏.污水厂电气设备的检测与维护管理[J].智能城市,2020,6(15):67-68.

[3]张明玺.电气运行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J].科学技术创新,2020(0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