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究

作者

包丽丽

靖远县刘川镇南川小学 甘肃 白银 730600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评一致性”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逐渐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所谓“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评价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客观反映。通过一致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教学评一致;课堂策略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强调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评价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确保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可以消除个体教师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多元评价显客观,全面反馈助提升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时,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以及传统的测验评价等,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重视他们的学习态度、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同时,教师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多元评价和及时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例如,在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中,教师播放一段展现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文情境。随后,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如小学生、教师、家长等。通过学生的表演,教师观察并评价他们在语言表达、情感投入、角色理解等方面的表现,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成效的一部分。在角色扮演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同伴的表演。学生可以从语言表达、情感表现、角色理解等多个方面给出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让他们从同伴身上学到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设计活动扣目标,实施过程融评价

在教学活动的规划阶段,教师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确保其既有趣味性,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参与,还能确保教学活动不偏离主题,高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融入评价环节同样重要。通过及时的课堂观察、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教师可以迅速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例如,在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寒冷冬夜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背景音乐,营造出一个凄美而引人深思的氛围,引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经典故事。随后,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精神,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准备,每组选取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表演,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仔细研读文本,理解角色心理,从而有效促进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在表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怎么做?”或“你觉得周围的人可以如何帮助小女孩?”等话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紧扣教材拓资源,丰富内容激兴趣

教师在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和整合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资料、实物展示、实践活动等,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这些拓展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拓展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确保学生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语文《景阳冈》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水浒传》的封面图片或播放相关片段,引出《景阳冈》这一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解析教材,理解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为后续的拓展活动打下基础。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武松打虎的动画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中的紧张氛围和武松的英勇形象,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物,如老虎模型、古代兵器模型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增强他们的感知体验。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武松,手持兵器与老虎搏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想象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武松、店家、猎户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提升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确保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之间的高度一致性,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江玉婷.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二年级学习单设计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40):75.

[2]孙博.多角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5):35-36.

[3]方丽钗.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0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