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育平台城乡教师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姚叮当
浦江县花桥乡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智慧教育平台,信息化如何赋能城乡教师双师教育。阐述了双师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信息化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真实例子展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加强教师培训、促进资源共享等措施,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双师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信息化;城乡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在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双师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双师教育通过线上与线下两位教师的协作,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而在真实教学情境下,信息化的赋能作用更加凸显,为城乡教师双师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双师教育之深远意义
(一)助力教育公平化
在我国教育领域,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它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痛点。双师教育模式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城市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理界限,输送到偏远的农村地区,使得农村学生能够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为农村学子打开了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也为实现教育公平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二)提升教学品质
双师教育模式的实施,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简单传递,更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革新。在这一模式下,线上教师通常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能够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而线下教师则凭借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能够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辅导。两位教师的互补合作,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而显著提升教学品质。这种模式的实施,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真实教学情境下信息化的关键作用
(一)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在真实教学情境中,信息化技术如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构建出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地理课程为例,教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仿佛亲临其境地体验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从而提升学习体验。想象一下,当学生戴上VR眼镜,他们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亚马逊雨林,亲眼目睹了热带雨林的壮丽景象,甚至能够听到雨林中各种生物的鸣叫声,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以我校乡村小学与城区小学的美术双师课堂为例。乡村小学因缺乏专业美术教师,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引入了双师教育模式。线上教师是来自城市的优秀美术教师,通过直播平台授课;线下教师则是本校的美术教师,负责课堂管理和辅导学生。这种模式不仅为乡村学生带来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也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线上教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上的丰富资源,生动地传授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线上名画赏析,老师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形式,为学生介绍了世界名画,并且对如何欣赏作品也进行了一定的渗透。
(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信息化技术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城市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分享优质的教学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源给农村教师,而农村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传本地特色教学资源,供他人学习和参考。以我校为例,通过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和主题研讨,有助于全面了解双方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制定出更适合双方学生的教学方案;激发教师的发展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们在研讨中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城乡教师可以在双师教育开展前进行主题研讨,共同商讨、提炼和确定主题,针对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促进城乡教师在真实问题解决情境中获得发展,生成教学智慧,有助于双师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公平。
三、信息化赋能城乡教师双师教育的感悟
(一)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内容应全面,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软件的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创意制作、在线教学平台的有效操作等。通过这些培训,教师们能够掌握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技能,从而在课堂上创造出更加生动、互动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建立一个城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而智慧教育平台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平台鼓励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包括教案、课件、视频等,让其他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访问和利用这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此外,平台的建立还需要一个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制度,以确保上传的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符合教育标准,保证其教育价值和安全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四、结论
在真实教学情境下,信息化赋能城乡教师双师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等方式,信息化可以为双师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可以进一步推动信息化赋能城乡教师双师教育的发展,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敬仕勇,马红宇,杨小平.“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6):18-27.
[2]郭丽敏,都昌满,李学俊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历史脉络、现实诉求与行动路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6):5-14.
本文系:金华市教育信息化研究2024年度课题,课题类别: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专项课题,课题名称《信息化赋能双师教育:基于智慧教育平台城乡教师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4JETG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