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高婷

乐陵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 2536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部分。给水工程主要负责原水的取集、处理及成品水的输配,而排水工程则负责废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这两部分工程共同构成了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核心,是保障城市水安全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2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2.1给水工程施工技术

2.1.1管道材料选择

给水管道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和管道的耐久性。常用的给水管道材料包括球墨铸铁管、PE管、PPR管等。其中,球墨铸铁管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大型给水工程;PE管和PPR管则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中小型给水工程。

2.1.2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详细勘察至关重要。这一步骤需全面收集地质条件信息,包括土壤类型、承载力、地下水位等,以评估施工难度和风险。同时,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也需细致摸排,包括现有给水管、排水管、电缆线等,确保新建给排水管道不会与既有管线发生冲突或造成安全隐患。基于设计图纸,施工人员需精确确定管道的走向、埋深等关键参数,确保工程符合规划要求。随后,需制定一套详尽的施工方案,涵盖施工流程、人员配置、时间节点等,为施工提供明确指导。此外,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管道材料如管材、阀门,以及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等均需提前准备到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1.3管道安装

在管道安装环节,确保管道的坡度、标高和方向精准无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乎到管道的排水效率,更直接影响到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利用专业的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放线,确保每一节管道的铺设都与设计要求高度吻合。针对管道连接处,需根据材质和工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热熔连接或电熔连接等,这些连接方式能够确保管道接头的牢固性和密封性,有效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在安装过程中,还需高度重视对管道的成品保护,避免因施工不当或外力撞击等原因导致的管道损坏,可通过铺设保护垫、设置警示标识等措施,为管道的安全安装提供有力保障。

2.2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2.2.1排水管道材料选择

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到管道的耐久性、抗腐蚀性和施工方便性。常用的排水管道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管、HDPE管、UPVC管等。其中,钢筋混凝土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大型排水工程;HDPE管和UPVC管则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中小型排水工程。

2.2.2沟槽开挖与支护

沟槽开挖是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开挖前,应确定沟槽的走向、宽度、深度等参数,并制定详细的开挖方案。在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沟槽的支护工作,防止坍塌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需注意对地下管线的保护,避免损坏。

2.2.3管道铺设与连接

在管道铺设过程中,应确保管道的坡度、标高、方向等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管道连接处,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橡胶圈连接、承插连接等,确保连接牢固、密封性好。在铺设过程中,还需注意对管道进行保护,避免损坏。

3市政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3.1给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3.1.1管道漏水

管道漏水是给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漏水的原因主要包括管道材料质量问题、连接处密封不严、施工过程中的损坏等。为了避免漏水问题的发生,应在施工前对管道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对管道进行打压试验,检查是否漏水。

3.1.2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是给水工程施工中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水源污染、管道材料污染、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等。为了避免水质污染问题的发生,应在施工前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管道材料和施工方法;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对管道进行冲洗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3.2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3.2.1管道堵塞

管道堵塞是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堵塞的原因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杂物残留、管道设计不合理、使用过程中的垃圾堵塞等。为了避免管道堵塞问题的发生,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清理工作,确保管道内无杂物残留;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确定管道的直径和坡度,避免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堵塞;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管道畅通。

3.2.2管道渗漏

管道渗漏是排水工程施工中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渗漏的原因主要包括管道材料质量问题、连接处密封不严、施工过程中的损坏等。为了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应在施工前对管道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对管道进行打压试验,检查是否渗漏。

4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详尽的勘察与设计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这包括对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如土壤稳定性、地下水位等,以及地下管线布局的精确掌握,确保新建工程不会干扰既有设施。基于这些数据和设计图纸,需精心策划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资源配置及风险控制,同时制定严密的质量控制计划,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此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交底不容忽视。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施工技术要点;通过详细的质量要求交底,让每位参与者明确自己的职责与质量标准。这一系列准备工作,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施工环境,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4.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遵循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计划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每一项操作都应精准对标规范要求,不容丝毫懈怠。对于诸如管道焊接、防水处理等关键工序,以及埋设于地下的隐蔽工程,需增设监督岗位,实施更为严格的检查程序,以防范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所有施工细节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测工作同等重要。通过详尽的施工记录,可以追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为后期验收提供可靠依据。而定期的质量检测,则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达标。这些工作不仅关乎当前工程的顺利交付,更为未来的维护与修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3加强施工后的验收和维修工作

施工完成后,验收环节是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步骤。需组织由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参与的专业验收团队,依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或潜在隐患,必须立即制定整改方案,迅速实施修复工作,确保工程满足使用要求。此外,建立完善的管道维修机制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如渗漏、堵塞等,有效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结合管道材质、运行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管道进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给排水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5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加强施工后的验收和维修工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不断完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燕.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1):86-87.

[2]吴旭文.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20,17(14):126-127.

[3]杨腾.浅谈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20(0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