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作者

谢家利

四川国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本文探讨长距离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首先说明了其重要性和背景。然后分析了施工原理和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和材料设备的准备。重点讨论了应用流程,如工作坑设置、顶管机选型与安装、顶进施工等,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研究旨在提升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促进市政给排水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施工质量和效率备受关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够在不破坏地面道路、建筑物等设施的情况下,实现地下管道的铺设,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性高等优点。然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涉及多个环节,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以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原理

(一)基本原理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借助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将管道按照设计的坡度和方向,顶入土中,逐节连接,直至到达预定位置。在顶进过程中,通过挖掘设备对前方土体进行开挖,同时利用泥浆套等减阻措施,减小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顶进阻力,使管道能够顺利顶进。

(二)关键技术要点

1.顶力计算与控制

准确计算顶力是长距离顶管施工的关键。顶力大小受到管道直径、长度、土质条件、顶进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确定顶力大小,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顶力变化,合理调整顶进参数,确保顶力在设备和管道的承受范围内。

2.方向控制

长距离顶管施工对管道的方向控制要求较高。通常采用激光导向系统、陀螺仪等设备,实时监测管道的位置和方向偏差,通过调整顶进千斤顶的推力和刀盘的旋转方向,及时纠正管道的偏差,保证管道按照设计路线顶进。

三、长距离顶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1.详细勘察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详细勘察,收集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资料,为顶管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方案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顶管机的选型、顶进路线的确定、工作坑和接收坑的位置及尺寸设计、顶力计算、泥浆配比等内容。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材料设备准备

1.管材选择

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管材。常用的管材有钢筋混凝土管、钢管等。钢筋混凝土管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成本低等优点;钢管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密封性。在选择管材时,要确保管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管壁厚度均匀,无裂缝、砂眼等缺陷。

2.顶管设备选型与采购

根据顶力计算结果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顶管机。顶管机的类型有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等,不同类型的顶管机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同时,要配备相应的顶进设备、注浆设备、测量设备等,并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运行可靠。

(三)现场准备

1.工作坑和接收坑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作坑和接收坑的施工。工作坑是顶管机安装和顶进的场所,接收坑是管道顶进的终点。工作坑和接收坑的尺寸应满足顶管机的安装、操作和出土要求,坑壁应进行支护,防止坍塌。

2.场地平整与水电接入

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接入施工所需的水电,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动力供应和设备运行。

四、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

(一)工作坑设置

1.工作坑定位与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工作坑的位置。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的方式,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工作坑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坑壁的坡度和垂直度,防止坑壁坍塌。

2.工作坑支护

工作坑开挖完成后,对坑壁进行支护。常用的支护方式有钢板桩支护、混凝土灌注桩支护等。支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工作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工作坑内设备安装

在工作坑内安装顶管机、顶进千斤顶、后背墙等设备。顶管机的安装应保证其位置准确,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背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顶进过程中的反作用力。

(二)顶管机选型与安装

1.顶管机选型

根据地质条件、管道直径和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顶管机。土压平衡式顶管机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等土质条件;泥水平衡式顶管机适用于砂性土、淤泥质土等土质条件。

2.顶管机安装与调试

将顶管机吊运至工作坑内,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对顶管机进行调试,检查其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调试内容包括刀盘旋转、螺旋输送机运行、顶进系统动作等。

(三)顶进施工

1.初始顶进

在顶管机调试合格后,进行初始顶进。初始顶进时,应缓慢顶进,观察顶管机的运行情况和管道的顶进状态。同时,要及时测量管道的位置和方向,为后续的顶进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2.正常顶进

在初始顶进确定顶管机运行正常后,进入正常顶进阶段。在顶进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顶进速度、顶力大小和方向,确保管道按照设计路线顶进。同时,要定期向管道与土体之间的间隙注入泥浆,形成泥浆套,减小顶进阻力。

3.管道连接

随着管道的顶进,需要逐节连接管道。管道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整体性。常用的连接方式有承插式连接、焊接连接等。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对口精度和密封质量。

(四)出土与运输

1.出土方式

在顶进过程中,挖掘设备将前方土体挖出,通过螺旋输送机或泥浆泵等设备将土体排出工作坑。出土方式应根据顶管机的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确保出土顺畅。

2.土体运输

排出的土体应及时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土体洒落和污染环境。常用的运输方式有自卸汽车运输、泥浆罐车运输等。

五、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管道偏差

1.原因分析

管道偏差的原因主要有顶进方向控制不当、土体不均匀、顶管机设备故障等。

2.解决措施

加强顶进过程中的测量和监控,及时发现管道偏差。采用纠偏千斤顶、调整刀盘旋转方向等方法进行纠偏。同时,要对土体进行预处理,确保土体均匀,减少因土体不均匀导致的管道偏差。

(二)顶力不足

1.原因分析

顶力不足可能是由于顶管机选型不当、泥浆减阻效果不佳、管道与土体摩擦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2.解决措施

重新评估顶管机的顶力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应更换更大功率的顶管机。优化泥浆配比,提高泥浆的减阻效果。检查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接触情况,采取措施减小摩擦力,如增加泥浆注入量、改善管道表面光滑度等。

(三)地面沉降

1.原因分析

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体扰动、泥浆流失等原因导致的。

2.解决措施

加强泥浆管理,确保泥浆的质量和注入量,防止泥浆流失。在顶进过程中,要控制好顶进速度和出土量,减少土体扰动。对已经出现的地面沉降,可采用注浆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六、结论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开挖施工带来的诸多问题。通过对施工原理的深入理解、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以及对常见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确保长距离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施工单位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提高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给排水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将在市政工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心.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23):230-232.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4.12.072.

[2]李祖靖.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4):108-110.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434035.

[3]丁志.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水上安全,2024,(2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