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路径探索

作者

潘小荣

灌云县燕尾港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局 江苏 灌云 222200

摘要:基层党组织建设构成了党建的坚实基石。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剖析其存在的不足,并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加强:一是坚持固本强基的建设思路,二是秉持融合发展的党建理念,三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四是实施选优配强的建队机制,五是采用选育管用的优化模式。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架构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对于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深化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机关;组织建设;强化路径

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

1、基层党组织面临重视度不足。表现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虚化及边缘化趋势,这直接削弱了其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亟需解决此类问题。这些问题在各级党组织中普遍存在,基层党组织亦不例外,具体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层面存在偏差,部分单位过于重视业务工作而忽视党建工作。它们错误地将业务工作视为核心,而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实际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忽视党建工作不仅无助于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能削弱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和成效。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规定和要求时存在偏差,未能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及从严管党治党等制度有效落实。它们往往局限于理论讨论,而忽视实际行动,工作执行流于形式,仅停留在文件和会议层面,缺乏实质性的推进。三是还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党员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这种忽视使得工作脱离群众,群众工作不到位,进而使党组织地位边缘化,出现“说话无人响应、办事无人跟随”的现象。

2、基层党组织建设执行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显得松散无力,政治功能和党建意识薄弱。它们在内部管理党员、履行教育、监督职责上表现欠佳,缺乏足够的权威使党员信服,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同时,在对外联系群众、宣传引导及提供服务方面也存在不足,对意识形态和舆论的引导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落实不够,缺乏实质性的结合。一些单位的党建工作过于形式化,缺乏与业务工作的紧密联系。它们往往将党建工作视为孤立的存在,未能将其融入业务工作中,导致工作举措不实、落实不到位。这种脱节使得党建工作目标与实际业务工作相悖,无法发挥党建工作的实际作用。三是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党组织在组织、制度、责任和考核体系方面存在缺失,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种机制的不完善限制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使得两者在实践中难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力不足。在新时代和新格局下,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一是基层当前党员队伍中年轻力量不断崛起,80后、90后已成为中坚,00后也正逐步加入。然而,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仍显得僵化,缺乏活力。尽管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和干部已经认识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新的理念,但仍存在部分党员和干部观念陈旧,习惯于沿用老套路、老经验。二是创新力量、意识缺乏。他们担心党建工作涉及政治思想领域,创新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不敢担当先进、做典型。三是部分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可能因安于现状,不愿因党建创新而增加工作量,更倾向于依赖既定的思维框架来处理新情况、新问题。这种做法可能会抑制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基层党组织难以灵活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挑战,从而限制了其活力和效能的发挥。

二、强化基层党的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强化根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是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构建。应遵循“优化先进支部、提升中等支部、整改后进支部”的原则,以增强党的组织力为核心,实施“双向驱动,共同前进”的战略。这意味着,既要激励先进支部保持领先并不断创新,也要帮助后进支部迎头赶上,同时鼓励中间支部积极竞争,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从而打造坚实的基层党组织,使之成为单位的坚强后盾。二是基层党组织应专注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这包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和党员队伍这三支关键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确保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党员的不良倾向,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基层党组织还需加强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其宣传、凝聚、组织和服务群众的作用。要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收集舆情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坚强力量。

2、精准定点,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

一是强化思想导向,协调党建与业务关系。基层党组织需深化责任与使命意识,秉持“党建为纲,业务为目,纲举目张”的理念,认识到党建与业务不可分割的本质,构建全员参与的党建氛围。要增强党建责任感,明确“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的思路,避免偏废,确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二是精准定位融合点,实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采取问题导向策略,通过多维度调研,识别业务痛点,以此为契机,融入党建活动。利用组织生活等形式,直面业务难题,集思广益求解。同时,将党建功能嵌入管理决策,确保党组织在重大事务中的参与度,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将党建的教育、宣传、管理、监督职能与业务实践紧密结合,发挥最大效能。三是健全机制,促进协同高效。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如《关于破解“两张皮”问题推动深度融合的意见》,构建党建与业务同步规划、部署、执行、考核的机制。深化“支部建在业务一线,领导兼任支部书记”的模式,实施“一岗双责”,确保领导班子既管业务又抓党建,形成双轮驱动、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3、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和方式方法

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为机关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要求机关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推动建设方式的创新。一是基层单位需重视创新工作理念。在面对新时代内外部环境的变迁及党建工作的新挑战时,党组织应灵活应变、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党组织建设工作。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敏锐洞察时局变化,积极推动理念、手段及基层工作的创新,确保机关党建工作保持生机与实效。三是基层党组织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建设方式,提升工作成效。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工具,组织党员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便捷性、自主性和实效性,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现代化与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