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马超

四川国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深入探讨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方法及其在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应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合理运用预结算审核,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一、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还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准确、科学的预结算审核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造价问题,避免资金浪费,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是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其审核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审核人员需要依据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资料,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逐一核对。例如在土方工程中,要精确计算挖土深度、放坡系数、土方运输距离等参数,防止多算、重算或漏算工程量。对于一些复杂的结构工程,如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需仔细核算梁、板、柱等构件的混凝土体积、钢筋用量,确保工程量与实际施工相符。

(二)套用定额的审核

定额是工程造价计价的重要依据,套用定额的审核主要检查定额的选用是否正确、合理。首先要核实工程项目所套用的定额子目是否与施工内容一致,避免高套、错套定额。比如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墙面乳胶漆涂刷,要根据墙面基层材质、乳胶漆品牌及施工工艺,选用对应的定额子目。其次,要审查定额的换算是否合规,对于因设计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需要调整定额含量或单价的情况,需有充分的依据并按规定的换算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三)费用计取的审核

费用计取涵盖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如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审核时需依据相关工程造价计价规范及合同约定,检查各项费用的计取基数、费率是否正确。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型的费用计取标准存在差异,例如市政工程与住宅工程在规费的计取项目和费率上就有所不同。同时,要注意合同中关于优惠条款、奖惩措施等对费用计取的影响,保证费用计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与合同要求。

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一)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按照施工图纸、定额及相关计价文件,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这种方法类似于重新编制预算,审核细致、准确性高,适用于工程量较小、工艺简单、造价编制水平较低的工程项目。例如一些小型的修缮工程,由于涉及的分部分项工程有限,采用全面审核法能够精准地把控工程造价,发现可能存在的细微差错。但该方法工作量大、耗时较长,对审核人员的精力和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二)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是抓住工程造价中的重点部分进行审核,如工程量大、造价高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像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等。对于这些重点项目,审核人员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详细审查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计取等方面。以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为例,其地下室工程的防水、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往往造价高昂,采用重点审核法聚焦这些关键部位,既能保证审核质量,又能提高审核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三)对比审核法

对比审核法是通过分析已完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找出与待审核工程的相似点与差异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对比审核。利用工程的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等指标,判断造价的合理性。如果两个相似住宅项目,一个为砖混结构 6 层,另一个为框架结构 7 层,在审核后者时,可参考前者的单方造价,并结合结构差异、层数增加带来的成本变化,估算出合理的造价范围。这种方法简便快捷,能快速发现工程造价中的异常情况,但要求审核人员积累有丰富的类似工程资料,且对工程特性有深入了解。

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各阶段的应用

(一)项目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经济数据支持。通过对类似项目的造价分析,结合市场调研,预估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成本构成,帮助投资者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投资风险。例如某房地产企业拟开发一个新的住宅小区,审核人员收集周边已建成小区的工程造价资料,考虑土地成本、建筑安装成本、配套设施成本等因素,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投资估算,使企业能够合理安排资金,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预结算审核在此阶段主要参与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审核人员与设计人员紧密配合,依据造价指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工程造价进行核算。如在某医院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布局、结构选型有多种方案,审核人员通过计算各方案的工程量、造价,对比分析得出既能满足医疗功能需求,又能降低造价的最优方案。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审核,防止因不必要的变更导致造价失控。

(三)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确保活动的公平性。审核招标控制价,防止过高或过低,避免资金浪费或工程质量受损。检查投标报价,防止不平衡报价,维护市场秩序,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四)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实际发生的过程,预结算审核发挥监控作用。定期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核实应支付金额,防止超付。严格审查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确保其真实性和合理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五)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最终确定的环节,预结算审核全面梳理造价资料。核对工程量、套用定额、费用计取等内容,对所有变更、签证进行汇总结算,确保造价真实反映工程实际,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五、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施工单位提交的审核资料常常存在缺漏、不规范现象,如施工图纸不完整、变更签证手续不全、材料价格证明缺失等。这给审核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难以准确核实工程造价。

部分审核人员缺乏扎实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对新的计价规范、施工工艺了解不足,无法精准判断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的正确性,影响审核质量。

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各方的干扰,如建设单位为赶工期要求快速通过审核,施工单位为谋取利益试图影响审核结果,这些都可能导致审核工作偏离公正、客观的轨道。

(二)对策

建立严格的审核资料提交制度,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定格式、内容完整提交资料,并加强资料的审核与归档工作。对于资料不全的情况,不予受理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补齐。

定期组织审核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最新的工程造价政策法规、计价软件操作等知识,鼓励审核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能力。

建立健全审核监督机制,确保审核工作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审核机构应独立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核流程、标准进行操作,对审核结果负责,一旦发现违规干预审核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六、结论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贯穿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精准的工程量审核、合理的定额套用审核、正确的费用计取审核,运用科学的审核方法,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尽管当前存在审核资料不完善、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外部干扰因素多等问题,但只要采取加强资料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审核独立性等针对性措施,就能充分发挥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优势,推动建筑工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詹琦.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2):85-87.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128.

[2]杜娟.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4,(04):99-101.

[3]杨芳.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实践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