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的相关思考
陈鹏
广州竞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10640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引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关乎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国家的安全稳定。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对于保障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现状
(一)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增多
近年来,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愈发猖獗。违法者能够轻易地通过匿名性、跨地域性的网络特性隐藏身份和行为轨迹,警方在追踪和抓捕犯罪嫌疑人时面临巨大困难。此外,网络病毒、黑客攻击、垃圾邮件等威胁持续加剧,特别是“勒索软件”的出现,不仅能够远程锁定用户文件,还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2]。
(二)系统感染与破坏现象严重
电脑系统遭受病毒感染的情况屡见不鲜,“网络钓鱼”、“僵尸网络”等新型病毒技术的应用让安全形势雪上加霜。这些恶意程序一旦侵入计算机系统,就可能窃取敏感信息或控制设备进行非法活动,给个人用户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勒索软件可以加密受害者的重要文档,并要求支付赎金才能解锁[3]。
(三)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和技术滞后
一方面,尽管我国网民数量逐年增长,但大部分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安装了杀毒软件就能确保万无一失,忽略其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定期更新系统补丁、设置强密码等,导致潜在风险得不到有效防范。另一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网络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起步较晚,部分关键技术仍需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内网络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增加国家安全层面的风险[4]。
二、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一)加速网络安全立法,为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第一,为了有效遏制网络犯罪,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包括制定或修订现有法律,使其更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例如,《信息网络安全法》涵盖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全面监管,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如公安机关)及其他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它们能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事。此外,细化关于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网络侵权行为处罚等方面的规则,以便于司法实践中能够准确适用。第二,增强执法效果。一方面,通过立法赋予公安部门和其他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机构足够的权力,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响应并处置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同时,建立健全在线执法机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调查取证工作,保证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处理。第三,明确各参与方之间的权责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更应该做到权责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任何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都必须与其他现行法律保持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冲突或重叠现象。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联系,保证整个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比如,在制定《信息网络安全法》时,就要注意与《宪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条文相匹配,使其内容不会违背上位法的精神和原则。
(二)加强网警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治安综合治理
鉴于当前县级公安机关普遍缺乏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造成“头重脚轻”的现象,亟需建立健全基层网警机构,实现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管理模式。为此,公安机关应当大力引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通过提高岗位吸引力(如改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来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加入。同时,针对现有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能够胜任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任务。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超过50%的网络安全事件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这表明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公安机关要坚持“谁主管、谁运营、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加强对互联网使用和运营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惩处,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此外,还应建立从业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同时设立网络技术开发安全许可制度,在新项目研发和投入使用前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审查,防止潜在风险进入市场。国家需要进一步理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架构,消除多头管理带来的混乱局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全国电信网络安全规划》,对信息领域内外部挑战进行全面评估,并确保该规划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得到有效实施。此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创新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法律监管虽有其必要性,但关键点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为了促进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网民的利益,构建和完善网络空间的“现实规则”,并基于此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网络空间的自律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网站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文明办网”建设要从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入手,加强对网络建设的监管。其次,对科技进行规制。利用防火墙、木马检测、病毒库更新等技术手段,使网络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提高。网络用户也应加强自律,这一路径操作起来较为困难,鉴于青少年已成为网络用户主体,且普遍存在自控能力不足、识别能力不强的问题,应将电脑素养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通过课程和讲座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网络自律能力。除了自律,他律同样不可或缺。政府、电信运营商、民间社会组织等需要共同参与网络空间的协同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执法力度,促进有关人员依法履职,降低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通信经营者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和法律,尽到自己的公务职责,保证本单位的安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团体的网络道德建设,增强互联网用户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另外,对非政府组织管理进行创新,建立起网络安全管理协会等组织,通过开展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基层组织、青年社团和互动网络社区的作用,强化网络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用户和企业应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和合作,共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晓亮.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探讨[A] 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2023: 4.
[2]钟锡宝, 阮丽梅, 孙祖德.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问题探讨与应用[J]. 数字通信世界, 2022, (06): 141-143.
[3]袁杰.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J]. 数码世界, 2020, (06): 257.
[4]孙天择.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J]. 通讯世界, 2020, 27 (02): 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