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对学生生态旅游意识塑造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石沙沙

四川省荥经县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 本文探讨了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在塑造学生生态旅游意识方面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实践成果。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旅游理念、开展案例分析、组织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新时代旅游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教育层面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生态旅游意识;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日益受到关注。职业高中旅游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其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旅游地理课程作为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教育资源,能够为学生生态旅游意识的塑造提供重要平台。

二、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中生态旅游意识塑造的重要性

(一)适应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当今旅游市场消费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企业也越来越注重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职业高中旅游专业学生具备生态旅游意识,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有助于推动整个旅游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

(二)促进旅游资源保护

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通过旅游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旅游意识,可使学生深入理解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在未来的工作中积极倡导并践行资源保护理念,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旅游资源,确保旅游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中生态旅游意识塑造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课程内容

1. 融入生态旅游理论知识

在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系统地介绍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特点、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例如,讲解生态旅游的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等知识,让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生态旅游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同时,介绍国际国内生态旅游的成功案例和标准,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中国的九寨沟生态旅游保护经验等,使学生对生态旅游有更直观的认识。

2. 结合本地生态旅游资源

以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为例,深入分析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等。如当地有山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可讲解森林植被类型、野生动物分布、山地气候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态旅游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对本土生态旅游资源的认知和热爱,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参与本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知识储备。

(二)创新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选取国内外典型的生态旅游案例,如哥斯达黎加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旅游项目等。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经营管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意识。

2. 实地考察法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本地的生态旅游景区或自然保护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邀请景区管理人员或生态专家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旅游环境,观察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例如,在湿地生态旅游景区考察时,学生可以观察湿地的生态系统构成、候鸟栖息地保护情况、游客游览线路设计与湿地生态保护的协调性等,通过实地观察和感受,加深学生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实践

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旅游理念,包括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功能分区、旅游产品设计、生态保护措施制定、游客容量控制等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旅游地理知识和生态旅游理论应用到实际规划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水平。

2. 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生态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校园活动等渠道,制作生态旅游宣传海报、编写生态旅游宣传文案、拍摄生态旅游短视频等,向公众宣传生态旅游知识和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宣传推广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传播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身的生态旅游意识,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理念的传播者。

四、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中生态旅游意识塑造的实践成果

(一)学生生态旅游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重要性等方面的认知有了明显提升。在课程前后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生态旅游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幅增加,能够准确阐述生态旅游的核心要点,并对常见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和生态旅游活动方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学生生态旅游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在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和宣传推广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出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并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宣传生态旅游理念和产品。部分学生的规划设计作品在学校组织的旅游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一些学生制作的生态旅游宣传作品在网络平台上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点赞量,这都表明学生的生态旅游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三)学生生态旅游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表现出较强的生态旅游意识。例如,在校园旅游文化活动中,学生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文明旅游;在外出旅游时,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景区的生态保护规定,主动向其他游客宣传生态旅游知识,成为生态旅游的践行者和倡导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身边人生态旅游意识的提升。

五、结论与展望

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在塑造学生生态旅游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一系列实施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态旅游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未来,职业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应进一步加强与旅游企业、生态保护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平台;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紧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持续提升学生的生态旅游素养,为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田里.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