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黄小雪
四川省荥经县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职业中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文化导入、情境教学、对比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需求。
关键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面临着更多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交流的机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避免文化误解,从而在多元文化的职场环境中顺利沟通与协作。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适应全球化职业环境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许多职业领域都涉及到国际业务、跨国合作或与外籍客户的交流。职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可能进入旅游、酒店、外贸、护理等行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国际客户,拓展业务范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在旅游行业,导游需要了解不同国家游客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社交礼仪,才能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避免因文化冲突给游客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二)提升语言学习效果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词汇、语法、语用规则等语言知识。例如,一些英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与特定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同时,对文化的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语言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三、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文化教学内容不足
目前,职业中学英语教材虽然包含了一些文化知识,但内容相对有限且不够系统。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往往只是作为语言学习的点缀,缺乏对文化内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深层次内容的挖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对文化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较为肤浅。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事实或现象,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文化导入策略
1. 拓展教材文化内容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结合教材主题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在教授关于“节日”的单元时,可以详细介绍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职业中学学生阅读的英语文化读物,如简易版的英文名著、英语文化杂志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2. 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为文化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英语国家的文化风貌,如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例如,在讲解英国文化时,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英国大本钟、白金汉宫、伦敦塔桥等著名景点的视频,让学生对英国的地理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英语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让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
(二)情境教学策略
1. 创设课堂文化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文化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跨文化交际。例如,在教授“餐厅点餐”的对话时,可以将教室布置成餐厅的场景,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模拟在西餐厅点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西方餐厅的用餐礼仪、点餐用语、菜品文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又如,在讲解“商务谈判”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商务谈判模拟活动,设置不同的文化背景角色,让学生在模拟谈判中了解不同国家的商务文化、谈判风格和沟通技巧。
2. 角色扮演与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文化冲突或文化差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角色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例如,设计一个中国学生与美国外教在办公室交流的情境,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能会遇到语言表达、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这些差异,并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提高沟通效果。
(三)对比分析策略
1. 语言与文化对比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词汇用法、语法规则、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深入探讨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例如,英语中注重时态的表达,而汉语中时态的概念相对较弱,这与英语国家强调时间的精确性和计划性的文化观念有关。又如,英语中有许多委婉语的表达,这反映了英语国家注重礼貌、含蓄的文化特点。通过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同时提高跨文化意识。
2. 文化价值观对比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在人们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社会观念等方面都有着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较为突出,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和成就;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注重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和贡献。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价值观冲突而产生误解。
四、结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文化导入、情境教学、对比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学校也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实践机会,共同努力提升职业中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全球化职业环境的需求,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国际化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