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品德启蒙融入一日生活的思与行

作者

何思琪

广汉市第五幼儿园 618000

摘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一条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说明幼儿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又通常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本文中笔者就幼儿品德教育展开了思考,力图寻找一日生活中开展品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探索一日生活中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提出了以下几点:一是教学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策略;二是生活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策略;三是游戏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有效策略

正文:

一、概念界定

(一)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不同模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德行即知识”。这句话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德行并不是由自我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自我所获得的知识含量所决定的。这便强调了一个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1】。从这句话我们得知,品德需要后天学习来养成。

本文中,将品德界定为人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可后天习得,有一定的可塑性,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

(二)一日生活

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概念很多。有学者称为“幼儿一日活动”,就是指幼儿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在一日内所要经历所有活动内容【1】。还有学者将它称为“幼儿一日生活”,是指对幼儿园每天对所进行的各项活动进行有序、合理的安排,使幼儿生活有规律、有节奏、有劳有逸,并使整个幼儿园生活、学习保持正常、稳定的节奏【2】。

本文中,将一日生活定义为幼儿在幼儿园一整天经历的活动,按形式主要划分为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三个部分为主要研究方面。

二、一日生活中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期是幼儿品德发展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是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形成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影响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其他因素,比如:电脑、电视、网络的普及导致不好的信息,从而影响幼儿的良好品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各个因素的影响都指引着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幼儿,让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幼儿的教育通常蕴含在一日活动当中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品德教育与生活的不可分离性,侧重于品德与生活的联系,把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品德教育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他指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渗透的良好时机【3】。因此我们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幼儿期形成良好品德的必要选项。

三、一日生活中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日生活包含各个环节,本文中将一日生活分为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三个部分,因此我也就这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

(一)教学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五大领域,在实践中,可以将品德教育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健康活动中,教师可以明确的将将“情绪稳定,乐于和老师、同伴交往”的这种写到教学目标中,通过实施幼儿健康领域的教学活动来达到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幼儿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数学活动中,通过分类、排序、点数、运算等锻炼幼儿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及专注的良好品德。

(二)生活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从幼儿入园礼貌问好开始到幼儿离园的各个生活环节无处不渗透着品德教育。因此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吃饭、洗手要排队,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教师上课时不打岔、上课不东张西望,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吃饭不挑食、不剩饭,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同时体验式的活动,也能帮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就餐时帮助老师发放餐盘,午睡时帮助小朋友们收捡鞋子,喝水后帮助老师摆放水杯等等,都可以锻炼幼儿的责任心及自我服务意识。

(三)游戏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1.区域游戏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游戏活动。教师也会根据本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班级内的环境创设多种多样的区角以供幼儿来选择【4】。老师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来培养幼儿互助、谦让等良好品德。

(1)通过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影响幼儿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在班级的每个区域都设置有进区规则以及相关的前面展示。区域规则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办法,带领幼儿熟悉区域规则,通过图片进行提醒,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而区域墙面上可以展示幼儿作品或玩耍照片,提示幼儿区域游戏时要互助、友爱。

(2)投放有关品德教育的材料

在每个区域中,可以投放有利于培养幼儿品德教育的材料,幼儿通过游戏习得良好的品德。例如:在阅读区,投放一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故事,幼儿通过阅读习得书中的良好品德;在表演区,投放相关头饰、玩偶,让幼儿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习到这些故事中的良好品德。

(3)区域游戏时老师要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品德教育

在区域游戏时,老师仔细观察,当出现问题时,抓住教育契机。例如:当两个幼儿争抢玩具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谦让;当幼儿做手工时出现困难时,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帮助;当幼儿玩建构区时,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大的搭建。

2.户外游戏

(1)自主选择户外游戏区域和游戏内容

每个幼儿园都设置有不同的户外活动场地。在户外游戏时,首先要将选择权交给幼儿,尊重幼儿的意愿选择游戏区域,根据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特点进行户外幼儿,让幼儿形成自主选择的习惯。

(2)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游戏时,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丰富的材料幼儿的游戏会变得单一而无趣。比如在户外骑车区,有各种各样的车,也可以增设一些物品当做货物进行运输游戏;在户外跑道,除了单纯走、跑、跳等,还可以投放三角锥、龟背等材料辅助幼儿进行游戏。通过材料的投放,增加幼儿游戏的难度,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发展其坚毅的品德。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师实施“尊重”品德教育的个案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2]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M].沈阳出版社.1995.

[3]向洪,张文贤,李开兴主编.人口科学大辞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第747 页.

[4]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