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探究
吴景云
山西省运城市东郊逸夫小学 邮编:044000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结合问题,通过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目标确立机制探索教学路径构建方法,探究评价体系优化策略,目的在于构建一套完整科学且具实操性教学设计框架。单元任务群教学目标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路径构建需注重整体规划与灵活实施;评价优化则应强调多元主体参与与全程评价。探究对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单元任务群
引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与重点。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肩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人文素养重任;单元任务群是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为核心素养落实提供了有效载体。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目标碎片化、路径单一化、评价片面化等问题。因此探究基于核心素养指导下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构建科学合理教学体系,对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单元任务群教学目标确立
核心素养导向下单元任务群教学目标确立应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通过科学分析教材单元主题、学情特点等要素,实现目标纵向衔接与横向整合。在目标确立过程中先应明确单元核心问题,将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与单元文本内容深度融合,形成富有层次性目标体系。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教学目标需遵循系统性原则,既要关注知识技能学习更要重视学习方法、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现知行合一。单元任务群教学目标应体现整体性,打破传统教学中目标碎片化问题整合单元各篇课文教学目标,从单元整体出发,通过主题串联构建系统目标链形成螺旋上升结构,确保教学目标承前启后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应关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与发展需求,结合不同年级学段特点科学设置梯度目的,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确立还应强调任务驱动性与实践导向性,将核心素养细化为可执行可评价任务,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单元任务群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层次性与发展性,既包含基础性目标确保所有学生达成基本要求;又设置拓展性目标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目标确立需突破传统静态目标设计模式构建动态生成机制,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给予师生课堂互动充分空间,使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不断调整完善。
二、核心素养融入中单元任务群教学路径构建
核心素养融入中单元任务群教学路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构建主题鲜明、层次分明学习任务链。单元任务群教学路径设计遵循整体性原则将各课时视作有机整体,以主题贯穿、问题引领组织教学活动,形成渐进式学习结构。教学设计需注重阅读与表达相融合,听说读写相统一兼顾语言积累、思维发展、审美体验等多维目标;构建教学路径时应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整合拓展资源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任务群教学重视学习方式多样化,通过合作探究、项目学习等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协作交流能力;教学过程应关注知识迁移与能力内化,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实现能力提升形成学习策略。
以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与《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应当围绕生命成长的主题构建单元任务群教学路径,教学序列设计以探索生命奥秘为主线,通过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起始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动植物生长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基础学习阶段聚焦文本阅读,借助情境表演、角色体验等手段理解小蝌蚪、小种子成长历程,掌握基本知识;深度探究环节设计对比任务,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动物与植物生长方式异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拓展应用阶段组织“我来说说妈妈爱孩子的方式”主题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将文本所学与现实经验相联系。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层次性问题促进思维发展:“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种子传播?动物妈妈与植物妈妈关爱后代方式有何异同?”引导学生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思考。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核心素养落实中单元任务群教学评价优化
核心素养落实中单元任务群教学评价优化需从评价理念、内容、方法等层面进行全面革新,构建与单元任务群教学相适应评价体系。单元任务群教学评价应突破传统单一结果性评价局限建立过程性与发展性并重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思维发展轨迹、情感变化等多维表现。评价内容须紧扣核心素养要求,将语言运用、思维品质等方面融入评价指标,实现评价内容全面化、层次化;评价主体应实现多元参与,教师评价为主导,学生自评互评为重要补充,适当引入家长社会评价形成全方位评价网络。评价工具设计须突破单一试卷形式,应用评价量表、观察记录等多种载体全面捕捉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标准设置要注重梯度性,基于学情差异制定弹性评价标准关注学生进步与成长。
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应当围绕“革命精神传承”主题构建单元任务群综合评价方案。一是设计英雄精神探究评价任务,综合考查学生文本理解与思维品质,学生需完成任务卡归纳四篇课文中革命英雄表现特质,比较不同时期革命精神内涵,挖掘革命精神现实价值展现思维深度与广度。二是组织革命故事讲述会表现性评价活动,学生自选一位革命英雄进行故事讲述,评价标准包括语言表达流畅性、内容组织逻辑性、情感表达真实性三个维度,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三是实施红色家书创作评价项目,学生站在革命先烈角度写一封家书,综合考查学生文化理解与创作能力,通过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
结论:探究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结合问题,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路径构建及教学评价优化三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教学设计框架。基于核心素养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实践性原则,注重目标设计科学性、路径构建多样性以及评价实施全面性。未来探究应当进一步深化不同学段、不同主题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实践探索,完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为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更加丰富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卓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究[J]. 2023(23):76-78.
[2] 吴玉雪.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23.
[3] 宗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