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教考衔接:从文本细读走向高考实战

作者

康晓琴

大同市实验中学 037000

摘要:新高考改革的形势,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有明显提高。文本阅读在语文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对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对文本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策略转变

正文:高中语文要帮助学生构建语言体系,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审美水平、增强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新高考评价体系对语文学科的要求有了很大变化。试卷重视情境设置,加大文本阅读量,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古诗文文本等多种形式,而且作文的考查往往也和材料阅读紧密联系。新背景下,提高文本阅读能力对于提升语文成绩有很大作用,语文相较其他学科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文本细读的含义及重要性

文本细读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方式,强调对文本的细节和深层含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文本细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小说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和情节,同时也需要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和价值。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次,文本细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细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文本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同时需要对文本进行评价和鉴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措施

2.1建构丰富的语言积累

高考语文学科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是否构建出自己的语言库以及能否根据具体情境要求合理运用语言。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了解中外经典名著和历史文化常识等,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时,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体验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中文本阅读中词语积累不可或缺,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学生读懂陌生文本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多关注学生的发展,因人而异,给学生推荐不同的图书阅读,通过批阅整理本、点评周记摘抄本等做法,及时指导跟进。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更耐心地帮助每名学生,涓滴进步。

2.2设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程标准与高考评价体系的改变,要求语文考试中题型变得越来越开放,对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要求也更高了。课堂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思考文本,思维活跃起来,营造出让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提高理解能力。新高考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包括设置学科情境与生活情境。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文本内容多角度提问,学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情境模拟练习,如辩论赛、审判法庭等。学生处于情境中会提高思维的活跃度,原本复杂的问题在情境的演绎中变得通俗易懂。情境模式的创建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通常会考验教师的能力,只有教师提前对情境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预设,才能让学生充分领会情境内容,解决情境问题。

2.3教学模式创新

新高考讲求“打破套路”。教师可以对考试题型进行分析、总结,在课堂上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渗透,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但课堂上讲解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不能就题讲题,或者单纯讲做题套路、答题模板,而是要让学生走近文本,读懂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多和学生课堂互动,增进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新媒体授课方式来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思考问题,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老师在讲解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一课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成都文化教学氛围和教学方案,科学布置教学任务,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应该在课前设置家庭预习作业,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就了解基本内容,在学习过程当中就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课后任务也非常关键,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所有同学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学习难度比初中大的多,尽快转换角色,转换学习方式对同学们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教师必须循序渐进,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设置学习任务,将教与学巧妙融合在一起。

2.4文本阅读教学,教材为主,结合习题

高考中文本阅读占据很大分值,而大部分学生对试卷提供的文本理解不够透彻,觉得题目很难。实际上解题能力的培养来自日常学习,应该以课本教材为依托,精讲教材文本,读懂一篇文,进而读懂一类文,最终找到读懂各类文体的钥匙。通过文本细读,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文章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宜的文本细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师讲解阅读文本习题时,教师可以参照讲过的课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祝福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教师可以先对小说进行整体介绍,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深层含义。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说的内涵和价值。相关或相似的内容进行拓展迁移总结,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或同类型文章的掌握度和理解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时,教师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提问解读,使学生真正去品读文字,去理解文章。教师应留心观察学生对哪类的文章理解难度较大,或不易读进去,相应在课堂上多加锻炼,进而增加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不足,针对题型加强练习达到目标。

结束语: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是难点,但也是增分点。考试难度增加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试能力。这要求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自己先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根据课程创建情境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才能为高考出色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芳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转变的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3.

[2]蒙春珍.分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J].考试周刊,2019(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