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作者

和秀芬

云南省怒江州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教学改革工作,尤其是对于战斗在一线的学科教师来说,如何采取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然成为一项不得不思考的任务。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优化朗读指导的具体策略,希望以下内容可以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程;朗读指导;教学实践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描述或了解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受过去功利化教学理念的影响,现在依然有部分老师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换言之就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且忽略了学生朗读学习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学生难以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对此,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尝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朗读课文或者其他材料,以此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让他们对所学的课文等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朗读需要建立在他们的基础能力之上,同时还要他们对朗读学习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和兴趣。对此,老师在开展朗读指导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朗读情景,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比如,在教学“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老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朗读指导教学。首先,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预习,帮助学生解决古诗中的陌生字词,让学生可以掌握每首诗的大致意思,以此来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其次,老师需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图片或视频。以《元日》这首描写我国重要传统节日春节的古诗为例,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春节期间热闹的表现人们开心、快乐、热闹氛围的视频,通过爆竹、桃符等事物让学生对春节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而对于《清明》这首古诗,老师则可以结合《清明雨上》等歌曲来帮助学生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再然后,老师需要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结合多媒体画面将情感融入到阅读当中,或者说以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古诗;最后,老师再结合具体情况展开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并且鼓励他们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二、基于合作学习优化朗读指导

合作学习是小学阶段十分常见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对此,老师可以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合作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的学习习惯以及相互评价的朗读方式。

比如,在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以及加强他们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并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老师要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4人(具体结合班级实际人数而定)学习小组,并让组内部自己选举出一个小组长,以此来为合作学习以及朗读练习做好准备;然后,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赵州桥相关的视频,并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交流:“①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桥,例如乡下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的天桥或者车水马龙的立交桥,当然,还有以观赏、游玩为主的花桥等等。那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都见过哪些桥?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或者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②在课文中哪些语句为我们展现了赵州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又有哪些特点?你能结合作者的语言特色将自己脑海中的‘桥’描述给同学吗?③如果让你朗读这篇课文,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说你觉得怎样才能将作者所表达的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呢?”这些问题难度并不高,但却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会积极进行交流并尝试朗读课文内容;最后,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展开讲解,让学生明白作者如何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把一段话写清楚,同时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当中掌握朗读的技巧。

三、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开展途径,但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节课的时间或者说每天的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对此,老师要利用课外时间设计一些朗读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比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后,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设计一个朗读竞赛并号召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了保证课外活动的有效性,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老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或者说给学生布置课下朗读任务时,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或者将朗读作为当天(或一段时间内)的家庭作业,以此来避免学生面临过多的学习压力。②除了课文以外,老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其他类似的现代诗或散文,并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梳理出其具体表达的思想后再进行朗读,以此来让学生的课外朗读更饱满、更富有感染力。③老师可以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出发,在班级群内发送本次活动的目的,并让家长尽可能的与自己的孩子互动,聆听孩子的朗读并和孩子一起学习新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幼儿的课外学习兴趣。④为了保证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学校方面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奖品,例如笔记本、动物橡皮或者小零食以及荣誉证书(奖状),并以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也参与到朗读评价当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一个好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自己想法的朗读课文,或者结合游戏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语文阅读教学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付丽. 试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实效性[J]. 新课程·上旬,2019(9):147.

[2] 王小梅. 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实效性[J]. 考试周刊,2021(51):48-49.

[3] 梁梅丽.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C]. //2020年中小学教育与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 2020:79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