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做更好的自己”
龙双强 覃梓铭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柳州 545000
引言:高校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同时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胸怀沟壑、点燃希望、追逐梦想的港湾。柳职一直秉承“匠为校本,用心造匠”的育人理念,致力培养匠才学子,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本文讲述的是一位来自贫困山区学生由悲观迷茫到自信明朗的蜕变事迹。笔者在处理和引导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对引导存在此类共性的学生成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案例概述
2021年新生入学心理测评结果出来后,小L出现在谈话名单当中,按照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心理普测流程,作为辅导员的我对小L进行谈心谈话进而了解其具体情况。经过与小L谈心谈话后得知:小L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且比较自卑,对专业学习及未来规划比较迷茫,由此小L陷入了困惑,产生了焦虑情绪,甚至产生自我怀疑和退学的想法。获知实际情况后,我对小L进行心理安抚并做相应指导,积极为其寻求校心理中心专家进行帮扶、联合学院“匠心远航”生涯发展工作室的导师对其进行精准指导,助力其在校期间健康成长。获得帮扶后的小L,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毕业生并顺利入职柳工国际部。
二、案例定性分析与关键点
该案例是一则学生因出身贫寒,学业困惑而产生的心理焦虑、情绪消极悲观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学生,要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正确引导学生摒弃消极观念、积极调整和端平心态?要如何做好家校协同共育,专任教师和辅导员联同帮扶及朋辈间互学共进,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明确目标、做好学业规划及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建设,培养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三、案例解决思路
(一)谈心共情
促膝长谈获信任,敲开心门把话谈。根据学院心理工作站反馈的新生入学心理普测名单,小L在名单内,我便约其进行谈心谈话。在谈话中,小L自述:出生于农村家庭,家境比较困难,家中有个哥哥也在上大学,母亲长期患病服药治疗,家中的主要经济和精神支柱都来自于父亲一人,时常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感到比较自卑;其次是小L表示对自身所学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较为迷茫,入学后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并产生退学的想法。面对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我首先对他进行心理安抚并表示理解其当下的心境,帮助其分析问题所在和可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路径,引导学生端正思想动态。学生瞬间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并且表示会克服这些实际困难,在生活困难上,希望学校相关部门能给予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经过谈心谈话也获得学生对我的信任,此次谈心谈话较为顺利的结束,定期进行交流成了小L同学和我入学后的首个约定,也成了他和我近三年来有效沟通、互相信任、共同成长的最佳途径和见证。
(二)精准帮扶
扶贫扶智更扶志,精准帮扶暖人心。鉴于小L家庭经济困难而表现出较为自卑的情况,我向学校心理中心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帮扶,在后来的定期交流中,小L日渐开朗和健谈令人欣喜;为解决小L在校所面临的生活上存在的困难,我引导学生申请贫困生认定和国家助学金,同时向学院领导汇报该生实际情况和学生诉求,为该生争取了一个勤工助学岗位的名额,对小L在校生活开销有了一定的缓解;小L逐渐地适应了大学生活,也不断的融入到班级队伍当中,在我的鼓励下,小L积极参与班委职位竞选且成为了班级的学习委员,为了能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起到学习委员的榜样作用,其认真履行职责,遇到问题会积极向各位专业指导老师请教,罗列了详细的学习目标与活动目标,经过努力,踏实、肯干、争优,最终获得了专业与综测名列班级前茅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校级优秀毕业生。小L也为自己认真践行“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柳职精神而感动。
(三)协同育人
凝心聚力三协同,立心铸魂育新人。经过与小L谈话后,我与其父亲取得了联系,明确了解了小L的家庭实际情况,从小到大一直比较体贴父母,遂导致其上大学后面对高昂的学杂费而产生压力与焦虑情绪;在与小L父亲沟通的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其父亲给予孩子灌输正能量案例并安抚学生在校要以学习为重,明确人生每个阶段需要去完成的事情,放下焦虑心态,积极拥抱大学生活。对于小L起初表示对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学习的一脸茫然,我安排了从中职对口升学,学习成绩较好、实操技能较强的班长小Z对其进行帮扶,细化汲取对应知识模块,凝练识记实操步骤,期末考试中专业课程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针对小L的实际情况,我与专业班主任进行详细对接,专业班主任本着“以人为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育人观念,给予小L进行专业指导,为其细化每门课程、每个阶段学习的目标,同时带领小L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并在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赋能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助人自助,赋能方能走得更远。在帮扶小L的过程中,我根据小L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一步步进行引导,从谈心谈话到链接资源找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情绪疏导再到给该生推荐勤工俭学的岗位,在这一过程中小L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尊感。小L也通过自己勤工俭学,缓解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解决了现实问题。引导小L竞选班干也是在锻炼他的能力,磨练他的意志,形成帮助他人,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在与小L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多是让他先提出想法,认可他做得好的地方,再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议。让小L更能坚信自己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班主任、家长、班长共同对小L进行帮助,小L有了学习的目标,能明确自己想要什么,需要怎样才能达到目标。小L最后品行兼优,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成果,这都是他成长的体现,也是一个建立自信心和赋能的过程。
四、案例结果
这个阶段的学生,属于成长关键期和黄金发展期,有极大的可塑性。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谈心共情、精准帮扶、协同育人、赋能成长等环节的有效应用,小L同学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踏实肯干、奋勇向前的精神,努力成长为一个自信明朗、品学兼优的榜样,也成为了同学们对其尊称的L哥。这位同学们口中的L哥,也在今年十月份经过激烈角逐顺利通过柳工国际部面试,即将开启人生崭新征程。
六、结语
本案例中,小L因原生家庭环境及对专业知识学习困惑而产生的焦虑情绪甚至退学的极端问题,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辅导员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特殊学生个体,给予学生灌输学会正确自我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培育自信明朗、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拥抱大学生活。在本次案例的解决过程中,我有效运用了各个育人环节和途径帮助小L走出了困境,学生走上正途且取得了对其有重大意义的成果。通过这次案例,让我深刻领悟到: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提升自我的工作素养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链接上级部门及身边的有效资源,共同赋能学生在校健康成长成才。德育工作持续进行,匠心育人终能铸造匠才,引导学生守正创新,做更好的自己。
本文为2020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科研课题——《双高视域下“匠心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机制研究》(RZ2100001876)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