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之探究
董则喜
大冶市东风路学校
摘要: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极具地域特色,能够有效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人民的智慧以及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还需加强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以此带给学生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能够高效的掌握学科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素养,并让乡土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得到良好的助力,创造出更多的良性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将对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展开研究。
关键词:乡土文化;小学语文;融合策略
前言:在小学语文科学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更好的理解语文学科知识内容,为学生打开语文学科学习的大门,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对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科学化引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应用乡土文化应当做到科学合理,寻找合适的衔接点,让乡土文化能够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以此避免其出现在语文课堂中较为突兀,无法和学生所学的内容相融合的情况出现,确保对乡土文化挖掘和使用的有效性,带给学生正向的影响。另外,在利用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也还需要做好教学结构上的设计,以此保证教学进程的有条不紊的推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习到《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而后回答以下问题,如:“作者对故乡的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为什么?”“桂花在乡土文化中象征着什么?有什么意义?”等,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聚焦乡土文化中的古树名木,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表达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相结合进行积极的讨论,进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桂花背后的含义的挖掘,从而理解文章中作者借桂花来表达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在此之后,教师还需将学生的视线引导现实当中,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植物,以及这些植物在家乡有着怎样得到地位等,合理利用乡土文化,帮助学生实现换位思考,让学生可以进一步体悟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逐步的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掌握。
二、丰富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丰富多彩的素材能够为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提供良好的辅助力量,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价值观,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时教师还需对资源的筛选应用重视起来,以乡土文化作为落脚点,进行资源的合理挖掘,并将其和小学语文学科内容相结合,更好的辅助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例如:在学习到《牛郎织女(一)》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乡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故事片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后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在此之后,结合文章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如:“故事中都出现了哪些人物角色?他们的特点是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是怎样的?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等,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文章中的情节、人物关系等,并让学生能够对其中的乡土生活场景建立起更为深刻的记忆,如:放牛、织布等,共同探寻其背后的乡土文化,感受民间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乡土文化中的传说故事素材,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和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对牛郎织女在乡村生活的故事情节进行编写,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写作积极性,在乡土文化资源的应用下呈现出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利用乡土文化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将静态化的内容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受,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到《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一组旧时代家庭合照或视频内容,创设出生动的情境,聚焦学生的视线,带领学生一同进行文章的阅读,以及找出其中描写母亲外貌、语言神态的句子,围绕母亲的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如:“文章中的哪些部分体现出了当时家庭生活的艰辛?哪些部分体现出了亲情的珍贵?”“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有关家庭的温暖场景?”等,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能够从自己出发进行观点的输出和表达,以此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并让学生可以在其中更好的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和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乡土文化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持续成长进步的可靠的推动力量。因此,教师还需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积极的进行乡土文化的挖掘,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要求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取得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进步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光礼,王水娇.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嘉应文学,2023,(23):156-158.
[2]黄少玉.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嘉应文学,2023,(21):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