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设计策略

作者

郭晓峰

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街小学 467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发展下,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得到了优化,更为看重"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落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策略,结合新型理念进行“数与运算”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为学生打造出全新的数学课堂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其中得到更多的科学化启发和引导。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设计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设计

前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开展“数与运算”的课堂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对“数与运算”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能够带给学生良好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得到有效的优化。由此可见,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设计策略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落实有着较高的实施价值和意义。第一,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主动性较强,能够和教师形成良好的默契关系,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第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新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发挥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较大的帮助,是学生实现全面化发展的关键。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设计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准规划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在融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进行“数与运算”方案的设计时教师应当对此重视起来,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在学习到《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小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小数?"等,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实现对新旧课堂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回顾之前所学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为学生的学科思维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大多只是掌握了模糊化的概念类知识,未能做到从深层次理解这一课的知识内容。此时,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设计合适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探索,尝试找到获取问题的答案的正确路径,以此带给学生良好的启发和锻炼,并让学生能够实现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让“数与运算”的教学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让教学方案的精细化设计能够更好的推动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表扬和认可,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升合作交流意识

小组合作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彼此交流的良好空间,对于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的提升和思考问题的范围的拓展都有着较大的帮助,是“数与运算”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有效融入的良好平台。例如:在学习到《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为学生设计计算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对学生的动态化学习情况的观察,及时的给予学生“数与运算”方面的指导,并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给予学生指引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有效落实。

(三)引导自主预习和复习,健全学生的认知体系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结构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一理念下的“数与运算”设计更为符合学生的成长状态和认知发展规律,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和学生本身的契合关系,从而更好的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不过想要呈现出这一优质成果,教师还需明确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数与运算”教学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课堂部分的设计,也需要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重视起来,合理利用微课教学工具等在预习环节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并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带给学生良好的锻炼,逐步健全学生的认知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基础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数与运算”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养成良好的素养都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还需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进行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科学化指导,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让“数与运算”教学设计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教育领域的长期有效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 肖雅,王静.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实践研究[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会议论文集(一).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中心小学;, 2023: 6.

[2] 项婷婷. 小学“数与运算”的大概念教学设计研究[D]. 西南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