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浅论

作者

高永刚

高碑店市东盛实验中学

摘  要 在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高潮中,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为解决这一矛盾,教学上就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模式

一、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应有表现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

1.1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浓厚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并保持持久的兴趣和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力。

1.2数学教学方法灵活

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 ,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避免有的同学按部就班地听了一遍而没有收获,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每一步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动画和文字等相关学完一节后还没搞清教学设计的意图和目的有机地融为一体,静态变成了动态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1.3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实际

中学数学教材贴近实际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去积累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去引进“时代活水”,让学生确实体会到数学是“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统一,强化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分析、解决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在现实中学数学教学中,哪些因素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

2.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一些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无悬念,与实际生活或以前学过的内容无联系,简单直给,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很少关注知识的衔接和铺垫,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2小组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传统课程经验的影响,教师习惯了现有教学模式,忽视了小组合作与交流、自主展示和及时反馈纠正的学习过程。总体上讲,教师囿于过去的传统和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囿于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和小组教学视野的限制,不能够大胆地进行小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还落不到实处。

2.3多媒体教学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教师没有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再现性,没有通过媒体把讲解板书的规范性提供给学生。现实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水平、使用多媒体教学积极性等方面都很欠缺,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要比普通纸质备课要复杂,投入精力要大,所以一些教师往往懒于使用,更有部分老教师认为是“华而不实”,装样子等。

三、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有效教学模式:

3.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加强数学合作探究

兴趣,在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重要的学习动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魅力,安排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视频片段播放,补充了一些能吸引眼球的趣味数学,唤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是他们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渴求之情。同学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及时组织第一次学生小组探究:借着刚激起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及时组织第一次学生小组探究。在探究活动前,我充分讲清题目内容,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消除他们探究活动前所有的心理疑虑,激起他们大胆去尝试的欲望。

重视第一次评价:每周实打实的测验,测出学生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根据结果分析每一个学生,找出哪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足,从而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这可以使我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数学是否已经产生兴趣,还可以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改进小组教学,让小组教学持续发挥它的作用。例如(1)增加探究:如《正方形》一节,教材中没有安排探究,但是在教学中我却将这节课改为学生探究课,让学生用学习过的菱形、矩形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以探究的形式得出知识概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持久记忆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改变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改为小组比赛形式。因为有了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的学习,再学习一遍,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足,但是让学生利用计算形式去验证函数图形与性质,效果会好很多。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加强了计算能力,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2适时、有选择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并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例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抽象内容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利于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媒体教学能突出教学重点:初中数学《四边形》一章根据教学目标有20多个知识点,有的知识点需要达到认识的层次,有的知识点需要理解、掌握、应用的层次,而这些需要理解、应用的知识点正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可以制作一张投影片列举出这些重点内容着重讲解或小结复习,加深记忆,加深理解,逐步领会,融会贯通。

实践证明,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3.3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数学的环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内容时我就将这节课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型。我的设计思路是(1)演示一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相关内容。(2)给学生十分钟自主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本内容。(3)练习解两个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让两个书写错误的学生将他们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共同研究找出错误,将两个一元二次方程解题过程书写完全正确。(4)学生总结如何正确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注意的问题。(5)在本章节中每人任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仍然是将错误的解答拿给全体学生分析,找出错误。如此反复,一节课下来都是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学生将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并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了成功的喜悦感,课堂气氛活跃,经课堂检测,掌握情况相当的好。

3.4加强数学理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学习《概率》、《频率》时,提前先让每个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每人写出一份关于对频率、概率知识的小结,然后课前一天收上来,教师加以筛选,课上有选择的让学生进行汇报。

结  论

将各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力争都有变化,时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必须要选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心里要有学生,要有付出一定辛苦和努力的准备,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经常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等。

参考文献

[1]江家发.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初中数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第60页.

[2]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5,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