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对建筑能耗影响的量化分析
郭婷
证件号:120224199804194622
摘要:随着能源短缺问题及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的减少日益受到关注。暖通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本研究主要基于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暖通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虚拟模拟及实地测量,模拟了不同暖通设计的能耗情况,并从供暖方式、制冷方式、新风系统等方面对暖通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暖通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效果,如供暖方式的选择可以影响25%的能耗,制冷方式的差异则会导致10%的能耗波动。这一结果对于暖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能源消耗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也对建筑能效的提升和绿色建筑的实现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暖通设计; 建筑能耗; 量化分析
引言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的双重挑战,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能耗已成为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的重要任务。其中,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共设施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到总能耗的60%以上,其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主要采用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旨在洞察暖通设计因素对建筑能耗的深层影响,寻求更为经济、环保的暖通设计方案。
1、暖通设计与建筑能耗概述
1.1 建筑能耗的定义和组成
建筑能耗的组成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1]。固定成本主要指建筑的基础能耗,如保持基本照明、通风、保温等所需的能量消耗。变动成本则是指根据实际需求而变化的能耗,如随季节、天气条件变化而调整的供暖、制冷能耗。建筑能耗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的节能潜力和能耗管理的重点方向,通过合理优化建筑能耗的组成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可见,建筑能耗的定义和组成涉及到建筑的多个方面因素,其中供暖、制冷、照明、空调等需求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则体现了建筑能耗的固有特性和灵活性。深入了解建筑能耗的定义和组成有助于精准评估建筑的能源利用状况,为后续的暖通设计和能效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1.2 暖通设计的概念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暖通设计指的是建筑物内的采暖、通风、空调和供热系统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暖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2]。在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暖通设计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暖通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供暖方式的选择、制冷方式的优化、新风系统的设计等都会直接影响建筑能耗,暖通设计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暖通设计与建筑内部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暖通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湿度合适,从而提高人员在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合理的暖通设计还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暖通设计还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密切相关。合理的暖通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能源费用支出,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通过对暖通设计进行优化,可以达到降低能耗、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暖通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效表现,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从而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深入研究暖通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因素探讨与量化
2.1 不同供暖方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及其量化结果
供暖方式是建筑暖通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供暖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效果。研究表明,在供暖方面,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能耗要比传统的燃气锅炉系统低25%左右。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稳定热能进行换热,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供暖能耗。相比之下,燃气锅炉依靠燃烧燃气产生热量,能效较低,热量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建筑的能耗较高。
采用太阳能供暖系统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3]。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供暖,不仅能够节约传统能源,还能够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量,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数据显示,采用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建筑,能耗相较中央供暖系统传统供暖系统减少15%左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另一方面,集中供暖与分户供暖也在能耗方面存在差异。集中供暖是指由集中的一套供热设备为整栋建筑提供供暖服务,而分户供暖则是为每个户主单独提供供热设备。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分户供暖系统的能耗略低于集中供暖系统,大约为8%左右。这是因为分户供暖系统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每个户主的供暖需求,避免了传统集中供暖系统中热量传输过程中的能耗损失。
供暖方式的选择对建筑的能耗影响重大,合理选取供暖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建筑的能耗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2 不同制冷方式和新风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及其量化效果
制冷方式在建筑能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相比于分户式空调可降低建筑能耗量10%。这是因为中央空调系统集中供冷,利用程度更高,并通过优化控制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从而减少了能耗浪费。而新风系统的建立也对建筑能耗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模拟对比实验,新风系统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实现建筑内部空气质量的有效调节,减少室内温度波动,从而使建筑内部环境更加舒适,降低人们对空调的依赖,最终降低能耗。
综合来看,不同制冷方式和新风系统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的能效水平。优选中央空调系统和高效新风系统,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对实现建筑能效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在暖通设计中,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的需求、外部环境条件以及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科学选择适宜的制冷方式和新风系统配置,以达到最佳的能效效果。
通过量化分析发现,制冷方式和新风系统的选择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为显著,建议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应当合理配置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耗浪费,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了暖通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发现供暖、制冷方式以及新风系统是关键因素。通过虚拟仿真和实地测试,证实了合理的暖通设计能显著改善能效,为暖通规划和能耗评估提供有效依据。这对促进绿色建筑实践,提高建筑能效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未来,我们应更为深入地探索暖通设计的优化规划,以进一步理解其对建筑能耗的具体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德印,徐强.基于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的超低能耗建筑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研究[J].暖通空调,2021,51(05):67-74.
[2]褚云山,邵毅,宋胜军,张连旭,王洪凯.燃煤机组能耗量化分析系统组态设计[J].东北电力技术,2020,41(09):28-30.
[3]管洪玉.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能耗量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3,(08):254-256.